CNML格式】 【 】 【打 印】 
社科院藍皮書:互聯網成為民意表達平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04 09:11:52  


圖為2007年最受網民關注的十大事件,以及3家具有代表性的BBS論壇對這些事件的發帖量統計。數據來源:2008年社會藍皮書。
  中評社香港1月4日電/2007,傾聽中國網民!中國公眾參政議政的聲音,從來沒有像2007年這樣嘹亮;中國網民推動民主政治進程的力量,從來沒有像2007年這樣顯著;各級政府對網絡輿情的重視,也從來沒有像2007年這樣焦渴——山西省原省長于幼軍在“黑磚窯”事件之後,痛責一些領導幹部“不上網”,將之與保守落伍、官僚習氣相聯。而在東部地區,許多各級政府官員惦記的事之一,就是看網上對本地、本部門的輿情匯總。

  人民日報報道,2007年是中國網絡輿論非常活躍的一年,網絡輿論對一些熱點問題的解決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互聯網正在成為輿論形成的新型重要大眾媒介,也成為民意表達的新的重要平臺。今天,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2008年社會藍皮書,書中首次增加了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

  網上論壇數量全球第一  網絡已成發達的輿論平臺 

  據2007年6月的統計,中國網民總人數已經達到1.62億,僅次于美國,這為網絡輿論的形成提供了龐大的參與者。報告指出,與發達國家的網民相比,中國的網民更年輕,25歲以下網民佔到51%,30歲以下的網民佔到70%左右,年輕人成為網民的主力軍,他們更樂于對社會、文化、經濟方面的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在這些年輕網民中,擁有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的佔到40%,較高的學歷決定了他們參與網絡話題的熱情較高,發言的質量也較高。 

  報告認為,中國互聯網的輿論平臺已經十分發達。幾乎每個門戶網站都設有BBS論壇,中國目前約擁有130萬個BBS論壇,數量為全球第一。在“百度”網站,網民可以隨時為某一話題設立專門的論壇,任何對此事件感興趣的網民都可以到論壇發表言論和圖片,平均每天發布新帖200多萬條。幾乎每條受網民關注的話題後面都有跟帖,熱門新聞的跟帖達到幾十萬條。 

  在即時通訊方面,很多網民擁有多個即時通訊賬戶,特別是QQ,最高同時在線用戶達到1950萬人。另外手機短信也發揮著重要的輿情傳播作用。 

  博客雖然是小眾的網絡媒介,但越來越多的作者寫博客的目的,已經從“記述自己的心情”轉變為就某些大事發表自己的觀點。閱讀博客已經成為網民上網的重要目的之一,經常閱讀博客的活躍讀者已經超過5000萬。 

  互聯網輿情與現實有偏差  政府應及時回應與疏導 

  報告指出,互聯網輿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躍的部分,但網民的意見也帶有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年輕網民情緒容易走極端,導致“網絡暴力”的頻繁出現。2007年,“網絡暴力”現象有升級的跡象,當“網上談兵”不足以發泄不滿時,他們甚至將之轉化為現實的暴力,有計劃、有組織地對當事人進行騷擾、聲討和追打,報告認為,“網絡暴力”現象反映出網民們的道德自律亟需加強。 

  作為網絡輿論的制造與傳播者,一些資深網友充當了“意見領袖”的角色,在一些復雜的辯論中,他們的觀點往往能夠左右網民的判斷並最終引導網絡輿論的走向。由于這些“意見領袖”的身份林林總總,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和隱蔽性,其發表的言論並不都是客觀公正的,這直接導致網絡的輿論與現實情況存在一定偏差。報告建議,政府應找到恰當的方式與這些“意見領袖”溝通,讓網絡中的“意見領袖”多一些建設性意見,少一些破壞性意見。 

  專家認為,網絡目前的議論話題依然極為龐雜,但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點非常集中,網民的價值取向有時也會表現出驚人的一致,因此所形成的輿論壓力十分強大,已經成為輿論形成的新型大眾媒介,其影響力不可低估,政府應對互聯網輿情建立匯集與分析機制,及時回應與疏導。 

  社會藍皮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關于“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的年度報告,已經連續發布了16年,以其權威性高、信息量大和專家視角的特點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2008年社會藍皮書從人民生活、人口、就業、社會保障等諸多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國目前的社會形勢和熱點問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