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西隧又加價三隧分流更難實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05 08:38:23  


  中評社香港1月5日電/西區過海隧道明日起加價,私家車過海單程收費由四十元加至四十五元,的士由三十五元加至四十元,加幅逾百分之十。

  剛踏入○八年,已經加風四起,單是昨日一天,西隧宣布加價,加德士汽油亦宣布調高售價一毫五仙,同時麵粉來貨價亦上漲,加幅達到百分之二十五,日後市民買一個麵包可能要多付五毫。如此衣食住行樣樣加,稱○八年是一個加價年,相信並不為過。

  香港大公報今日刊登社論說,面對加風,升斗市民日子難過;如果加風持續,社會難言安定,經濟亦會受到影響,特區政府對此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及早謀求對策,遏止加風,協助基層市民度過難關。

  在此情況下,西隧加價,一是使用者要加重負擔,二是本港三條過海隧道在使用上的不合理狀況將更形突出。

  社論指出,事實是,目前本港存在三條過海隧道,但在實際使用上卻彷彿只有兩條,甚至只有一條。○七年截至十月止,紅磡過海隧道的車流量是每日十二萬三千架次,東隧是六萬五千架次,西隧則為五萬一千架次,東、西兩隧加起來還不及一條紅隧。

  三條隧道,紅隧由政府擁有,東、西隧雖是商營,亦獲得政府在專營權和利潤上的保證,市民對此不是沒有付出的;如此三條隧道就應該各司其職,發揮服務市民、分流車輛、促進經濟繁榮的作用。然而,目前的情況卻是只有一條紅隧“飽死”,嚴重時過一個海要花上四十五分鐘以至一個小時,費時失事,莫此為甚。

  三條隧道在使用上的不均,當然與收費的不一有關。目前,東隧私家車和的士單程收費均為二十五元,西隧明日起加到四十五元和四十元,但紅隧私家車收費仍是二十元,的士更只收十元,價格相差幅度如此之大,試問駕車者又如何可以不作出獨愛紅隧的選擇?紅隧又如何可以不日日塞到上中環?

  而吊詭的是,因經營、收費不一而造成使用上的不均,西隧由於車流量長期不足,沒有達到“許可利潤”,於是不惜一次又一次的加價,自九七年至今十年已加了六次,但每加一次的結果卻是把更多的車輛推離西隧、推向紅隧,令紅隧塞上加塞,三隧分流的作用更被進一步推低。

  社論認為,如此惡性循環的局面,實非市民、駕車者之福,亦非經營者之福。眼前,紅隧收費最低,但盈利卻在其他兩隧之上,因為車流量“以一敵二”,彌補了收費上的不足。但能否以車流量來彌補收費,卻又存在一個經營上的問題,東、西隧都有專營年期的限制,東隧到二○一六、西隧到二○二三,經營者當然不會作過於長期的打算。

  當前,問題既在於西隧加價,更在於三條隧道未能完全“各就各位”,紅隧的擠塞已成全港交通“死結”。政府不能任由此一不合理局面繼續下去,而業界、專家學者提出的回購專營權、成立管理局,或由政府與私人聯營等方案,都不妨考慮,目的就是要三隧分流,解決擠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