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格魯吉亞總統大選備受關注 美俄在幕後角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05 17:44:22  


 
  另據解放日報報道,2008年可謂從頭到尾都有熱鬧可看,因爲對不少國家來說,今年都是重要的大選年。除了美國、俄羅斯的總統選舉注定引人注目,明天,格魯吉亞投票選總統也不乏看頭。

  與美、俄相比,格魯吉亞雖是個小國,但這絲毫不影響這場選舉的可看性。據悉,一共有7名候選人將參加明天的競選,格魯吉亞《回聲報》去年底在格首都第比利斯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反對派聯合推出的總統候選人列萬•加切奇拉澤的支持率最高,達到22.4%,排名第二的是格前總統薩卡什維利,支持率為17.6%。但也許,最好看的幷不是候選人之間的較量,而是這個國家政治生活背後的大國角力。
  
  2007年11月2日,格魯吉亞反對派組織了大規模示威游行,幾萬名示威者聚集在議會大樓前,要求薩卡什維利下臺,正是這場危機令薩卡什維利宣布將原定今年秋季舉行的總統選舉提前至1月5日。雖然很難說一些反對派的頭面人物就帶有親俄烙印,但是格政局的走勢仍然回避不了美、俄因素。據悉,有意思的是,在此次格魯吉亞政治危機中,當局和反對派相互指責對方是俄羅斯的“工具”,格、俄間還上演了互逐外交官的大戲……而華盛頓顯然不願意看到精心打造的“民主楷模”淪爲國際笑柄,美國助理國務卿幫辦布賴扎在危機前後接連訪問格魯吉亞,與當局和反對派都進行了長談,幷督促薩卡什維利適時解除緊急狀態。

  在此之前,作爲“顔色革命”的樣板,2003年11月格魯吉亞爆發“玫瑰革命”,薩卡什維利上臺掌權。其實,一些前蘇聯國家那時面臨的境况大致相同:反對派借助大選,對執政當局進行“逼宮”,最終導致政權更迭。而在一切改變背後,除了有國內矛盾的誘因,幾乎都有西方勢力的推波助瀾。據悉,美國曾爲烏克蘭“橙色革命”埋單6500萬美元。而《華盛頓郵報》也曾在一篇社論中指出,格魯吉亞是布什政府“自由議程”外交的最大受益者,除了大量經援,華盛頓還向格派遣特別顧問、訓練裝備格武裝力量,幷大力游說歐洲盟國支持格魯吉亞向莫斯科挑戰,就連布什總統本人也曾親訪格魯吉亞,贊揚薩卡什維利總統領導的“民主政府”。事實上,具有明顯親西方色彩的薩氏任內積極謀求加入北約,却與俄羅斯齟齬不斷,格俄關係更因間諜事件曾降至冰點。格魯吉亞對歐美頻送秋波,激怒了老東家俄羅斯,導致兩國在能源供應和阿布哈茲等問題上矛盾頻現。

  可以說,美、俄對格魯吉亞均不會袖手,就連美國報刊也承認,布什政府在格魯吉亞關心的不是建立真正的公民社會和民主基礎,而是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輸油管,以及華盛頓在圍繞能源和其他戰略利益的新一輪“大博弈”中與俄羅斯的爭奪。如此觀之,無論的競選結果如何,幕後的博弈都將繼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