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分析:美國航母可否隨意出入台灣海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1 15:23:46  


“小鷹”號幷非首艘穿行台灣海峽的美國航母。
  中評社香港1月21日電/“如果美國航母真的是以‘戰鬥狀態’穿行這條高度敏感的海峽,這種霸權主義的舉動無疑有悖國際法原則”。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在福建和台灣之間,有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寬闊水道,這就是俗稱爲中國“海上走廊”的台灣海峽。由于通道位置敏感,外國具戰略意味的艦船和飛機,一般不會輕易穿行。

  然而,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太平洋總部司令蒂莫西·基廷1月15日在北京召開的記者會上,對媒體公開表示:“要通過台灣海峽的國際水域,我們不需要得到中國的許可。”

  兩天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薑瑜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希望美方在台灣海峽這一高度敏感地區慎重行事。 

  台灣海峽可用于國際航行

  就在1月15日,基廷召開記者會當天,台灣《中國時報》報道聲稱,“‘小鷹’號取道台灣海峽返回日本,是刻意向中國示威。但是途經台灣海峽時,‘小鷹’號遭解放軍宋級潜艦和‘深圳’號導彈驅逐艦尾隨,雙方對峙28小時。”新聞的背景源于去年11月21日,美軍“小鷹”號航母未能停靠香港訪問,在返回日本橫須賀港口的途中,以“避開南海台風”爲由,曾穿行台灣海峽。

  曾經是“小鷹”號航母指揮官的基廷,自然不忘爲他的“愛艦”辯護。1月15日,他在否認了中美海軍在台灣海峽對峙的同時,也强調說,當美國“想要”經過這里的時候,它會繼續從這里經過,不會遭遇武裝對抗。

  美軍艦船真的享有在台灣海峽的過境通行權嗎?

  中國國際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海洋法學會副會長周忠海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說:“台灣海峽確實是可用于國際航行的海峽。”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用于國際航行的海峽,所有船舶和飛機確實都享有過境通行的權利,過境通行不應受阻礙”。1996年5月15日,中國簽署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批准書,同年7月6日生效。

  但曾參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起草委員會協調工作的周忠海告訴記者:“《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里,幷沒有基廷所說的‘國際水域’這樣一個名詞。台灣海峽是中國的專屬經濟區。如果美國航母真的是以‘戰鬥狀態’穿行這條高度敏感的海峽,這種霸權主義的舉動無疑是有悖國際法原則的。”

  中方嚴重關切“小鷹”號舉動

  中國方面向來把未經允許的、尤其是荷槍實彈的軍艦穿行,視爲一種挑釁行爲。就算在1996年台海危機時,在中國發出公開警告後,美軍當時的“獨立”號與“尼米茲”號兩航母戰鬥群,也沒有公然穿行台灣海峽,而只是停泊在台灣以東100多海里的海面上。

  “‘小鷹’號此次通過台灣海峽,應該是在‘中綫’偏台灣那邊。”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中國海軍軍方人士表示,“肯定不能靠得大陸太近,太近了大家都緊張。”所謂“海峽中綫”,是台海兩岸呈東北-西南走向的虛擬界綫,但中國大陸幷不承認海峽中綫。

  該海軍人士分析說:“美國軍人對海洋法研究得很透,他們人手一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盡管他們至今沒有簽署公約,但却很會利用公約,爲自己的一些危險舉動尋找合法依據。”

  在去年的“小鷹”號事件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曾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美方向中方通報表示,‘小鷹’號在返回母港途經台灣海峽是由于暴風雨原因所致”,中方除表達“嚴重關切”外,也要美方在這高度敏感地區慎重行事。

  美航母幷非首次穿行台灣海峽

  其實,“小鷹”號幷非首艘穿行台灣海峽的美國航母。

  1995年12月19日,“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就曾以“海象不佳”、“例行通行”爲由,舍台灣東部太平洋海域而改行台灣海峽。當年中國大陸在台灣海峽舉行了數次軍事演習,台海局勢頗受國際關切。

  時任五角大樓發言人的曼努埃爾說:“這幷不是向中國或任何一方顯示威力。這不過是在國際水域中的一次通行。”據台灣《聯合報》報道,當時對美軍這種典型的“炮艦外交”部署態勢,中國方面表示强烈不滿。

  更早的美國航母穿行記錄,要回溯到20世紀50年代。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第七艦隊悍然開進台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