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由於民進黨“立委”選舉大敗,使得民進黨要贏得“總統”大選的機會變得非常小。為了達成“總統”選舉勝選的不可能任務,各式各樣光怪陸離的說法紛紛出籠,例如“總統”由謝長廷擔任,才能制衡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國會(立法院)”;國民黨在“國會”的一黨獨大再加上“總統”,可能重回威權政治時代;國民黨若再贏得“總統”大選,同時掌握行政與立法權,將迫在野勢力重回街頭路線等等。
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登社評指出,以上各種希望民眾把票投給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的說法,儘管與“立委”選舉期間“去蔣化”的表述方式不同,實際上仍然是想用向後看歷史的角度,希望喚醒民眾對威權時代的痛苦記憶,進而把票投給代表“轉型正義”的民進黨。這純粹是一種換湯不換藥的作法,為何民進黨在“立委”選舉大敗後,仍然無法跳脫以往的競選策略窠臼,以嶄新的手法來競選呢?難道除了翻歷史舊帳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嗎?
民進黨之所以採用舊瓶裝新酒的方式打選戰,主要的原因應是該黨的政治菁英缺乏宏觀的視野。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四年一次政黨輪替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該黨的政治人物若以為可不用考慮長久的規劃,只要在選前釋放利多,就可以擄獲選民的心,那就太小看選民的智慧了。就因為民進黨政府缺乏對台灣未來發展的遠慮,才會有“立委”選舉的近憂。因此,選舉儘管需要靠技巧,但最根本的還是執政能力問題,而執政能力最大的關鍵,就是能否從未來的發展願景中,找到台灣應走的路。
台灣的願景是提供的一種發展方向,如何向該發展方向前進則是執行力的問題。不過,若沒有發展方向的導引,執行力再好也只能原地打轉。民進黨執政期間每位官員不努力工作嗎?好像倒也未必。可是缺乏發展方向的指引,再努力也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民進黨在“立委”選前,花那麼多的時間在爭辯“正常國家決議文”,花那麼多時間在推動“入聯公投”,等選舉結果出爐後,現在黨內還有人在關心“正常國家決議文”、“入聯公投”嗎?現在沒人再關心,不就代表過去那段時間的努力完全白費了嗎?可是由於民進黨是執政黨,在爭辯上述議案的同時,台灣又己經空轉了好一陣子。
社評說,凡是對政治事務有基本瞭解的人,凡是對國際事務有稍微關心的人,都知道由同一黨掌握行政、立法權,不會有制衡不了的問題,現在有太多的制衡工具,而其中最大的制衡工具就是四年一次政黨輪替。試問世界上有那個執政黨不想繼續執政?做不好換黨、換人做是民主國家的長態,難道老百姓都看不見或感受不到執政成績的好壞嗎?反而是法國的左右共治及美國克林頓時期的朝小野大,頻頻發生總統與總理對外交事務的不同調,以及發生聯邦政府預算未獲國會通過而必須暫停運作的情況,更不要說台灣過去八年朝小野大運作不順的慘痛經驗。
當全世界都在拼經濟的同時,當全世界都在為應付美國經濟衰退所帶來的全球經濟風暴時,台灣還在為“內閣”提前總辭所代表的意涵到底是什麼,若是缺乏宏觀願景的指引,CEO“閣揆”又能有何作用呢?被譽為台灣艾科斗的林信義,都只能要台灣老百姓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試問有那位CEO還能在此時此刻有所發揮呢?
社評總結說,看到韓國總統的選舉結果,泰國國會選舉的結果,就可瞭解想要用司法手段或意識形態來左右選舉無法奏效,老百姓需要的是有宏觀視野的政治人物,帶領他們朝向更美好的明天發展,幾十天後台灣的“總統”選舉會違反亞洲近鄰的選舉規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