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英九已攻頂 謝長廷的最壞已經過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8 03:12:10  


  中評社台北1月28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導)謝長廷選戰策略轉向中間理性,接連又拋出制衡“國會”,支持雙聯公投,“閣揆”人選尊重國民黨,將年輕人偶像“卡神”楊蕙如、流行歌手Freedy進入競選團。廻異於過往民進黨激情的打法漸收成效,包括被扣上“統派”的兩家台灣平面媒體以及民進黨內部都顯示,謝的民調緩上升,馬緩步下跌。

  姑且不論,各家民調的準確度為何,對謝馬雙方陣營的重大訊息就是,民進黨最壞、最惡劣的情況已經過去,謝長廷漸漸走出幾近崩解的低潮期;對馬英九來說,最美好的時光似乎已成過去,未來會不會出現逆轉,端賴情勢變化。

  最近,台灣的《中國時報》及《聯合報》對馬、謝進行民意調查,得出謝長廷民調緩步上升約3%至5%,這與民進黨的內部民調謝上升3%相似;最大差異在於馬謝的幅度落差,《聯合報》高達三成一,《中國時報》相差二成三,民進黨則是一成五左右。

  謝長廷民調雖有上升,但從兩家媒體過去幾次調查,謝長廷鮮少突破二成五,也遠遠落後於馬英九,馬英九的看好度也是遠遠贏過謝長廷。回顧2000年“總統”大選,陳水扁的支持度一直敬陪未座,無法與連戰或宋楚瑜相提並論;2004年,連宋合之後,也曾遙遙領先扁呂達三成以上,但是,藍領最後都以敗選收場。

  民進黨對民調準確度相當自豪,例如,“立委”選前一周,該選民調最後評估不到30席,選出來只有27席,相差無幾。

  值得注意的是,從過去選舉累積的經驗顯示,在一對一對決式的選戰中,民進黨候選人往往要增加15%-20%,才符合選舉結果。謝長廷在2006台北市長選舉時,支持度不到20%,最後結果是拿到41%,李應元參選2002年台北市長時,媒體民調說他只有18%,結果他拿到36%,保住綠色基本盤。

  綠軍人士認為,“總統”大選選戰,綠軍至少有45%基本盤,但是,媒體所做民調始終徘徊於20%多,除機構效應外,主要是未表態選民太高、常常高達三成以上,這些不表態民眾不少是綠軍選民。

  民進黨“立委”雖慘敗,但仍保有38.17%基本盤,若加上台聯的3.5%,綠軍得票率逾42%;由於,民進黨的“國會”席次慘輸到脫褲子,許多綠色選民危機意識上升,謝長廷近來民調上升與綠色支持者回籠有關。

  另外,不能不正視的問題是,“立委”投票率只有五成八,而競爭更加激烈,受矚目程度遠非“立委”選舉可比擬的“總統”大選,投票率應該會逼近八成。環觀,2000年“總統”大選的投票率是八成二,2004年是八成,綠軍評估今年“總統”大選投票率至少有七成八。若以此計算,則還有二成選民未出來投票。

  綠營內部認為,這二成選民的結構,“台灣派”應居多數,理由是,國民黨的藍軍選民比較團結,出來投票意願高,“立委”選舉的動員能量幾達飽和,換言之,沒有出來投票選民很多是潛在民進黨支持者。

  這些選民厭惡政黨惡鬥,也對扁政府執政感到失望,也有人要給民進黨一個教訓,因此消極不出來投票。

  現今謝長廷選戰策略與作戰方針,無不是針對潛藏的台灣派支持者(非台獨)、政治意識不強的人民出來投票,這也是謝長廷不訴求個人、民進黨的勝選,而是反覆強調給台灣一個機會,台灣不能亡,從台灣未來發展方向,或許能促發理性選民的思考。

  擅打逆轉戰的謝長廷,能不能像他的新書一樣“逆中求勝”,確實不容低估。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