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葉劉淑儀:標籤化選舉是香港民主健康發展的障礙
——訪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前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9 14:40:01  


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前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女士
  中評社訊╱題:標籤化選舉是香港民主健康發展的障礙——訪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前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 作者:劉廼強(香港),全國人大基本法委員會香港委員、本刊學術顧問

  葉劉淑儀是前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 二零零三年辭職赴美國史丹福大學深造,二零零六年回港成立「匯賢智庫」,最近參加立法會補選。我們早在選舉前已經約了她做訪問,日前我們正好趁她剛選舉完畢,請她宏觀地就香港的選舉文化、政治文化和民主的發展給出自己的看法。
  
  選舉像球賽
  不到最後不知道結果

  劉迺強:您剛剛參加完一場意外出現的立法會補選,作為親身經歷者,您怎麼看目前香港的選舉?

  葉劉淑儀:我覺得選舉真的很像一場球賽,要到比賽結束才知道結果。

  此次立法會議員補選,絕對是一次民主選舉,結果是沒有人能真正準確預計的。即便以「鐵票」來說,我也並沒有全部拿到,祇是拿到了一部分,這是事實。我自己大約計算過,應該祇是得到了一部分原先預計的「鐵票」。我的主要對手,其實也祇是得到了一部分她原先預計的「鐵票」,並沒有全部拿到。因為如果她拿到全部「鐵票」,加上她的個人魅力,得票率應該可以超過百分之六十。而我能打破傳媒經常提及的「六四定律」,就說明我取得了新的票源,吸引到另外一些票。

  就是說,選舉如同一場球賽,雙方都努力拚搏,到終場才知道結果。民主選舉的一個特點就是「不能預測性」。

  香港的選舉很文明 
  但是惡意模仿也難以預測

  第二點,就是選舉令參與者情緒高昂。我的那些朋友,當然是最忠實的支持者,其中很多人以前都是沒有投過票的,是因為要支持我,才第一次參加造勢大會,第一次參加花車遊行。一直到選舉結束,他們都熱情地參與,並且預先跟我約定,下次我參選時還要助選。

  這些參與者真的是情緒高昂,絕對是希望自己支持的人贏得選舉。而且也如同參加球賽,雙方陣營都難免有一點粗暴行為。如果說香港現在的狀況算是政治暴力,那是太誇張了。如果能有寬一點的眼光、客觀一點的評價,對照台灣的選舉,香港的選舉可以說是高度文明的,連「小巫見大巫」的小巫都算不上。大家都看過台灣選舉啦,那才真的是火爆。

  我當然希望在香港的選舉中,連小的碰撞都沒有。但是,作為參選者,的確有很多支持者,我並不可能每一個場合都出現,很多狀況不是我可以控制的,碰撞的發生原因我也不清楚,不能都怪到我頭上。另外,民主選舉中各種可能都有,台灣這些年在選舉中所出的招數,誰都可能模仿。

  我的公務員生涯中,很長的一段時間是做保安局長,主管香港的社會治安。在這個以男性為主的龐大部門,而且是一個隨時有狀況發生、並需要立即作出決定的部門,我不可能時刻報以微笑。無論誰做保安局長,與公眾見面的時候,往往都是在談論如何處理剛剛發生的重要問題,你不能說「我們會研究」,而是要交待「我要如何解決」。所以有不少人說我不會笑,是「鐵娘子」。其實是因為我的工作給我一個職業習慣。我有長達五年的時間是擔任保安局長,要維持社會穩定,制止不法行為,所以習慣了長時期「不苟言笑」。

  我選前到街頭拉票的時候,泛民陣營的一個名嘴,真是來阻擋我,製造碰撞,為了吸引傳媒注意而故意大喊「打我啦」,民眾是有目共睹的。我在演講的時候,也曾經被對方陣營的人大批圍住,不讓我與傳媒接觸。還有一些單親女士投訴,她們到某個票站投票支持我時,被某候選人的支持者推撞。

  就如一場球賽,一些衝撞是難免的,我也理解對方故意製造衝突,是想要吸引傳媒注意,給我造成心理壓力。

  參照美國的選舉辯論 
  香港選舉文化明顯不太成熟

  如果從選舉文化來說,我覺得目前香港的選舉較像台灣式選舉,而較不像美國式選舉。

  香港的選舉,目前還是非常重視意識形態方面的認同,同時依靠煽情。台灣的選舉就是典型的煽情選舉,主打意識形態。

  比如香港的「泛民」陣營把香港的選舉簡化為「民主與非民主」,就是通過煽情搞意識形態的對立。其實民主選舉是手段,民眾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才是目的。但是現時香港在「民主與非民主」的意識形態定位之下,選舉就成了目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