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戴相龍--從金融市長到“養老錢”的看門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31 12:26:50  


戴相龍任內將推動國有股劃轉方案的實施,實現中央提出的社保基金五年內達到1萬億元的目標。
  中評社香港1月31日電/早在五年前,戴相龍的身份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從同在金融街上的人民銀行總部,到社保基金辦公樓,相距不過千米。五年間,戴相龍的身份幾經變化,從央行行長到天津市長,再到社保基金理事長,注定將與這條金融街結下不解之緣——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1月30日,位於金融街豐澤園的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樓內一片忙碌。同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公告,宣布原天津市長戴相龍出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下稱“社保基金會”)黨組書記、理事長。 “(戴理事長)已到任了。”社保基金會有關人士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確認。據悉,前任項懷誠因年齡關係,從理事長的位置上正式退休。 

  社保基金會新掌門 

  戴相龍的身影從此將出現在豐匯時代大厦,成爲老百姓養命錢的新“掌門”。 

  全國社保基金會成立於2000年8月,是國家重要的戰略儲備,主要用於彌補今後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社會保障需要。 其使命是在穩健投資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在前財政部部長項懷誠任職理事長期間,社保基金投資渠道實現諸多突破,從提高股票基金投資比例,到進行實業投資和境外投資。去年下半年以來,社保基金與幾家國際私人股權基金親密接觸,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 

  對於社保基金來說,當前的一項訴求是謀求境外股權投資,在投資渠道上力求獲得更多收益和投資權限,並實現保證五年平均不虧損的風險目標。更重要的是,在養老金支付缺口不斷擴大的現狀下,社保基金如何擴大資産規模,一直是困擾其發展的瓶頸。截至2006年底,按成本計算,社保基金資産總規模僅2828億元。目前社保基金的資金來源是財政撥款、國有股減持、彩票公益金收入、投資收益和股權資産等。而通過國有資産劃轉社保基金,以建立未來應對社保欠賬的戰略儲備,是重要路徑。 

  “當前的重點,是要切實推動國有股權劃撥盡快進入實質性操作。”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此前曾公開表示。有社保基金人士認爲,如果國有股劃轉可以實現,2008年可以使社保基金增加約700億元的規模。此前有消息稱,國有股權劃轉工作已進入意見匯集階段。曾於2001年5月頒布實施、2002年6月暫停的《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有望恢複執行。 

  金融人脈廣泛的戴相龍,能否在其任內,最終推動國有股劃轉方案的實施,實現中央提出的社保基金五年內達到1萬億元的目標,令人期待。 

  天津五年“三部曲” 

  2002年12月30日,戴相龍被任命爲天津市市長。從央行行長的銀行家轉型爲一名地方大員,對於本人以及天津都是一個巨變。天津一位經貿委官員曾對媒體表示,戴相龍在金融界的人脈,將爲天津發展帶來所需的資金動力。這位有“財神爺”之稱的前央行行長,上任伊始爲天津“復興大業”帶來“戴氏三部曲”:招商、打造北方金融中心和組建北方海港制造業中心。 

  2006年天津濱海新區被國家納入“十一五”規劃,被定位爲“北方經濟中心”。6月發布的《國務院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指出:“在金融企業、金融業務、金融市場和金融開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則上可安排在天津濱海新區先行先試。”戴相龍對此的理解是,“試驗區”意味著更大的可操作空間,創新之路是“市場缺甚麼、濱海新區就補甚麼”。這位“金融市長”,給天津的發展烙下了清晰的金融標簽。戴相龍曾表示,濱海新區積極推進金融綜合配套改革,目標是建立與中國北方經濟中心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和金融改革創新基地。 

  截至2007年,天津全市生産總值已突破5000億元,年均增長15%;人均生産總值超過6000美元。財政收入1204億元,年均增長26.2%。市屬國有企業改制面達到90%以上,國有企業資産總額增長1倍以上,基本完成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金融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也初具規模:籌備十年的渤海銀行終於開業,渤海産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掛牌,國家外匯管理局批覆天津濱海新區七項外匯管理改革政策,天津濱海新區成爲境內個人直接對外證券投資業務試點首選試點區域,而國內首家地方金融控股集團泰達國際金融控股集團也即將掛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