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媒:日本出口業擁抱中國 與美國經濟脫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06 02:32:05  


  中評社香港2月5日電/《華爾街日報》報道,日本是如此仰賴出口,以致於一旦海外市場出現狀況,該國經濟便愁眉苦臉。雖然全球經濟當下面臨美國經濟降溫的威脅,日本卻不沒有以往那麼擔憂,因為該國製造商已經迅速地打進中國市場。

  報道指出,經濟學家表示,若日本的經濟真的很快地墜入衰退,其主要原因將是疲弱不堪的國內需求,與出口依存度無關。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日本最大的海外市場,日本企業相當憂慮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的數據顯示,若美國的個人消費下挫1個百分點,日本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將下修0.27個百分點。

  然而,日本產品出口至美國的比重已經從2001年的 30%降至2007年的20%。中國(包括香港在內)在去年超越美國,成為日本最大海外市場。

  在七大工業國(G-7)中,日本是唯一對中國享有貿易順差的國家,因為它向中國供應工業設備與零件。在進口至中國的各國產品中,以日本貨最多,幾乎是美國貨的兩倍。對日本而言,這意味若中國與其他主要海外市場能躲過美國經濟可能衰退的衝擊,相對於歐盟與發展中國家,日本受美國經濟降溫的影響便可以降低不少。

  不過,從不具競爭力的服務業到持續下降的勞動力市場,日本仍然存在很大的經濟問題。日本的薪資停滯不前,因為主要企業長期的縮減員工,並轉向成本較低的兼職工作人員。由於日本政府在去年突然公佈嚴厲的營建法規,導致第3季民間住宅投資驟降。

  對於日本的經濟成長,高盛集團認為該國的經濟恐怕已經進入衰退期。

  現在的問題是美國經濟減速對日本出口業者的衝擊究竟有多大?

  日本出口至亞洲其他地區的零件與物料,在製造成產品後,都銷往美國。日本政府在上周公佈,1月製造商的產量預估將下滑0.4%,2月下降2.2%。部份原因便是上述“三角貿易”(triangular trade)。

  瑞銀證券經濟學家Takashi Omori強調:“眾多出口至亞洲的日本產品都間接地銷往美國。難以降低美國對日本經濟的影響。”不過Omori並不認為日本的經濟將走入衰退。

  雖然部份日本產品會留在中國,如汽車零件與營造材料,主要供應中國消費者與政府基礎建設計畫。但上述外銷恐怕最終還是得依靠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縱然銷往中國的日本汽車零件都留在當地,那些可能買得起汽車的人們恰恰是因為他們從出口業務中賺取利潤。

  上述的影響意味經濟學家很難精確算出日本出口業間接依賴美國消費者的程度究竟有多少。

  麥格理證券經濟學家Richard Jerram指出,過去半年來,美國的出口成長大幅減緩,但日本的對外出口卻依舊十分暢旺。對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出口可望繼續對日本的經濟成長做出貢獻。

  過去兩年來,中國的經濟成長率皆逾11%,且中國經濟上任何小問題都將對日本構成影響。匯價的情況也是這樣。雖然日元最近走強,但若中國持續讓人民幣走揚,將會讓日本產品更具競爭力,也會更有賺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