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黨壟斷”美大選 為何第三勢力沒空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4 08:42:55  


在過去一百多年的美國歷史上,民主、共和兩黨輪流執政,兩個強者博弈,反而形成了“雙贏”的現象,兩黨雙雙壯大,第三勢力的空間卻越來越小。
  中評社香港2月14日電(記者 亦昀分析報道)美國大選群雄逐鹿,一輪混戰下來,民主黨的愛德華茲、共和黨的朱利亞尼和羅姆尼先後退選。有人被淘汰,有人卻要衝進來,紐約市長布隆伯格一直在坐觀驢象相爭,他會否以獨立身分加入選戰,是個很大的懸念。不過,在美國兩黨政治的壟斷下,即使他參選,也最多是一道陪襯的風景,幾乎毫無勝算。

  與許多亞洲國家一黨獨大的政治生態不同,美國是典型的兩黨政治。民主黨與共和黨雙雄並立,自從19世紀50年代兩黨制成形後,兩黨以外的勢力從未贏過總統大選。

  兩黨政治是一種變相的“政治壟斷”,任何第三勢力想擠進來分一杯羹,不僅無比艱難,甚至會被無情地排擠。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200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當年,民主黨候選人戈爾的普選票雖高於布什0.1%,但卻落選。結果,綠黨候選人拉爾夫•納德成了衆矢之的,因為他的政見與民主黨接近,人們認為正是納德分散了民主黨的關鍵選票,才導致戈爾失利。於是,納德背上了“攪局者”的惡名,最後連綠黨也拋棄了他。這正是艱難求生的第三勢力之悲劇。

  究竟為何第三勢力在美國難尋一席之地?其中有歷史根源可以追溯,同時也是現今的政治制度直接造成的。

  美國之所以沒有形成多黨制或一黨制,有很多歷史因素。一種説法認為,兩黨政治源於英國議會的長期兩黨鬥爭。美國民族中多數是來自不列顛的央格魯-撒克遜人,而美國獨立前又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政治生態在很多方面繼承了宗主國的特色。

  另一種頗有趣的説法是,美國兩黨制的文化植根於歐洲歷史上貴族和教會相互制衡的二元化權力體系。這是很富想象力的説法,細想卻不無道理。

  中世紀的歐洲,政治權力體系二元化:(控制物質財富的)貴族和(控制精神財富的)教士都是統治階層,兩者相互制衡。在現代美國的兩大政黨中,傾向保守的共和黨對應着古代的貴族階層,傾向自由的民主黨則對應着古代的教士階層。尚武的保守派和當年的貴族一樣,主張以力降人,用經濟和軍事力量擴大美國的影響,布什政府出兵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是最好的例證。相對的,比較溫和的自由派則和當年的教士一樣,强調攻心爲上,用傳播自由福音的方法推廣美國文化。(見《聯合早報》2007年1月8日文章)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美國總統大選 初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