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2日電/香港資深評論員陳子帛今日在聯合早報撰文說,美國知名的兩岸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2月15日在華府的一場研討會中說,為因應台灣“總統”大選的可能結果,大陸已有人提出思考對台灣問題以“機會管理”取代長期的“危機管理”。
所謂“機會管理”的前提是,國民黨可能重新執政,因此過往近二十年對台灣問題的危機管理思維,似應把握兩岸關係可能改善、可能恢復對話的機會,改為較開放務實的“機會管理”。但據說北京方面也擔心,如果在國民黨重新執政時給台灣太多國際空間,萬一民進黨又奪回執政權,這些空間恐怕又成為民進黨操弄的籌碼。據葛來儀轉述,國台辦主任陳雲林在“立委”選舉當晚,甚至和國民黨一樣,告訴國台辦的所有幕僚:“高興一晚就好!”
機會管理已納入決策思維
文章認為,我們暫時無法確定葛來儀傳遞的資訊的準確程度。人們注意到,“機會管理”及“危機管理”已經相繼被引進北京對台決策過程,相對於一向以對敵鬥爭、統獨對抗或者國共合作等傳統思維而言,確實是一種進步。
機會管理和危機管理均屬戰略管理範疇。戰略管理是企業分析競爭環境以發現威脅和機會,分析自身資源和能力以明確優勢和弱點,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有人認為“戰略”的定義應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包容性,應包括,計畫(Plan):行動的明確預定方向,處理局勢的指導方針;計謀(Ploy):戰勝對手的手段; 模式(Pattern):無意中出現、隨時間而形成的行動模式;定位(Position):企業與競爭環境聯繫的方式;觀念(Perspective): 高層管理者看待自身和周圍世界的方式,等等。
所謂“機會管理”、“危機管理”,不僅涵蓋前述的四個指導方針,也包括戰略分析過程的四個要素,即SWOT分析,即優勢(Strengths)、弱點(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與威脅(Threats)分析。
文章指出,政治發展過程是錯綜複雜的,充滿不確定因素,和管理學的定義或有相似性,可以彼此借鑒,產生腦力激蕩。即使直接套用到兩岸關係以及北京對台決策過程,都可以獲得諸多難得的啟示。
首先,可以印證,從李登輝主政的1988年之後,及至陳水扁主政的2000年以來,北京在面對和處理兩岸關係以及制定對台政策過程中,除了原有的決策指 導原則之外,“危機處理”所佔有的比例甚重。危機管理一般被視為動態的會話過程,包括危機資訊的偵測、危機的準備及預防、損害的控制及處理、復原工作的進行、不斷的學習及修正等五大步驟、三大階段。努納梅克(Jay Nunamaker)提出危機發展的三階段,即危機爆發前、危機發生期間及危機解決後三個階段為探討指標,然後依此來規劃各階段所需的管理活動。在台灣問題上,從蔣經國突然病逝一直到民進黨執政,都沒有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