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CPI持續上漲 中國緊縮政策處於兩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4 16:35:41  


國家統計局2月19日發布的最新統計,食品價格上漲18.2%,豬肉價格上漲58.8%,乃領漲的主因。從月環比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2007年12月上漲1.2%。 中新社
  中評社香港2月24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周二公布,1月份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期增長7.1%,增速創十一年來新高。CPI的持續上漲將使政府更加難以刺激經濟,抵禦歐美金融市場的動蕩和經濟的滑坡。面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和國內經濟依然存在過熱風險的狀况,中國的決策者陷入了一種左右爲難的境地中。

  香港《經濟導報》報道,自2007年初以來,中國的CPI加速上漲。去年12月份的CPI較上年同期上漲了6.5%。今年1月CPI飈升的原因之一在於華南和華中許多地區遭受了嚴重的雨雪灾害,電網受損嚴重,鐵路和公路交通大面積停運。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短缺推動1月份通貨膨脹率達到了1996年9月份以來的最高水準。

  通脹根源來自食品

  CPI的持續上漲將使政府更加難以刺激經濟,以抵禦近期歐美金融市場的動蕩和經濟的滑坡。中國通貨膨脹的根源主要在於食品,1月份的食品價格上漲了18.2%。但政府官員擔心,這種漲勢可能帶來更大範圍的價格上漲,令控制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對內面臨通脹壓力,對外面臨美國經濟衰退,中國政府應如何推行未來的緊縮政策,多家機構和學者對此有較大分歧,對中國是否應在全球經濟走軟的情况下繼續推行從緊的經濟政策存在不同看法。

  美林證券認爲,中國央行不太可能在2月份加息,因爲1月份的CPI漲幅高是暫時現象,該機構認爲人民幣升值加速會抑制通貨膨脹;雷曼兄弟經濟學家孫明春認爲,盡管通脹率上升,今年利率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如果中國經濟放緩幅度過大,許多問題將隨之浮現。

  但花旗銀行經濟學家沈明高認爲,央行放松貨幣政策的時間將比預期晚,央行將在第一季度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之前官方有信號釋放,將視全球經濟環境變化把握宏觀調控力度;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則堅持認爲,央行將在今年二、三季度加息四次。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學者易憲容認爲:就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來看,其基本格局根本就沒有改變。在這樣的情况下,政府只能進一步完全落實從緊的貨幣政策,否則,2008年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困難與問題會更多。

  易憲容說,去年12月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把如何防止國內經濟全面通貨膨脹仍然當成經濟工作的重點,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這一既定方針當前不能改變,否則政府幾年來的宏觀經濟調控就會付之東流。這不僅會讓國內剛剛有所收斂的兩大資産價格的泡沫重新又吹大,也會讓國內物價水平快速飈升,從而影響中國的經濟長期持續的發展。

  如何調控左右爲難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金融系教授石建勛則認爲,面對國內外經濟形勢近期出現的新情况新問題,應該審時度勢,及時調整已經確立的各項宏觀調控政策,以應對全球金融動蕩和國內經濟可能出現的複雜情况,避免調控政策失效或者超調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石建勛說,就在全國發生大面積雪灾的同時,中國股市也出現了劇烈的震蕩。股市連續的大幅度下跌,單月跌幅已經創曆史記錄,政府不能也不應不有所表示和作爲。從世界經濟走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和國內經濟出現的新情况來看,當前宏觀調控政策取向應適時改變,科學把握宏觀調控的節奏和力度,避免調控政策失效或者超調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以避免經濟出現意料之外的衰退。

  面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和國內經濟依然存在過熱風險的狀况,中國的決策者陷入了一種左右爲難的境地中。

  當前的兩難格局是,一方面是三個“新高”,即1月份的人民幣貸款以8,036億元創下單月曆史新高,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以18.94%創下新高,CPI增速以7.1%創下新高;另一方面,以美國經濟爲代表的全球經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美聯儲連續降息(預計將到2.5%),美國經濟增幅在第一季度將大幅放緩,這都對較大依賴出口的中國構成挑戰。

  堅持從緊貨幣政策基調不變。在這一前提下,如何在“兩難”中執行緊縮政策,新的CPI資料給中國出了一道難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