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中央日報:俄羅斯總統選後的內外政策走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05 11:00:50  


  中評社香港3月5日電/俄羅斯總統大選揭曉,由前總統普京欽點的接班人梅德韋傑夫,獲勝順利當選。由於普京執政時期致力恢復強國地位,而俄羅斯蘊藏的豐富石油資源,也因世界油價上漲而讓他如虎添翼,獲取有力的經濟奧援。台灣中央日報今日刊登社評指出,因此,這次俄羅斯大選後新政府未來的政策走向,立刻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無論是從俄羅斯憲法,或是從俄國的政治傳統看,總統擁有至高無上的杈力;但現實政治卻讓新當選的梅德韋傑夫總統,無法脫離普京現存的巨大影響力。首先,普京在去年底的俄羅斯國會選舉中,在“團結俄羅斯黨”的候選名單中排名笫一。該黨在選舉中囊括六成以上選票,成為國會的最大黨。顯示普京可以運用選民對他的支持,透過國會的運作,影響政府的施政。其次,一旦普京獲得任命擔任新政府的總理一職,他更可名正言順地要求與總統分享部分杈力。雖然,如此的杈力分配遭到一些歐洲媒體的批評,認為這是對民主政治的一种侮辱;但重點是梅德韋傑夫個人的感受,以及俄國人民的期待是什麼?在評論任命普京為總理的計劃時,梅德韋傑夫確信,他們共同合作,以及充份有效的關係,能為俄羅斯帶來正面的結果,而且這種關係,也是俄羅斯國家發展的一個正面的因素。當然,保証梅德韋傑夫“蕭規曹隨”,願意接受普京影響力的客觀因素,是俄羅斯當前的內外政策,符合多數俄羅斯人民的期待。
 
  社評說,首先,我們注意到俄羅斯的內社會環境,仍未脫離一個轉型的階段。經過一埸結束共黨統治的政治劇變後,人們普遍要求的還是穩定和紀律。要達成這個目標,就有賴於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領導。雖然,普京的執政風格幾近於威權統治,但國會投票結果顯示,他在一般民眾心目中的聲望,卻是不降反升。普京似乎從俄羅斯過去的痛苦經驗,或是從中國大陸的改革過程中得到啟示,決定走一條“政左經右”的發展道路。 

  其次,普京的強國政策,也獲得俄羅斯人民的多數支持。強國政策代表俄羅斯將對重大國際問題,採取積極介入的立埸。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曾有一段短暫的時期,推行親西方的外交政策。結果是俄羅斯失去了面子,也失去了裏子。西方的經濟援助口惠而實不至,俄羅斯人民感受到屈辱,在國際社會中淪為二等國民。更嚴重的是,以美國主導的北約東擴計劃,在過去俄國的勢力範圍內部署反導彈系統,以及搞顏色革命,讓俄羅斯感受到來自西方的安全威脅。因此普京的強硬外交作風,卻在內部深得國人賞識。 

  社評認為,擁有深厚的民意基礎,梅德韋傑夫主政下的俄羅斯,必將持續普京時期的內外政策。換言之,期待俄羅斯新政府會進行深化民主改革的西方人士,可能會因此大失所望;而梅德韋傑夫也不會大力調整現行的對外政策方針。例如,俄羅斯將繼續強化它和中國的戰略伙伴關係。俄羅斯短期內也沒有改善它與美歐關係的可能。俄羅斯崛起後會不會在國際上形成新的“威脅論”,恐將成為這次選後西方社會討論的一個議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