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海運大老喊苦:兩岸關係僵 台輪數目大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05 22:36:58  


  中評社香港3月5日電/國民黨籍“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今日上午與台灣海運業者座談,陽明海運前董事長、現正利航運董事長盧峰海,以及“中國航運”董事長彭蔭剛、裕民總經理王書吉和萬海航運資深副總經理周佰智等人均出席參加。海運業者對於目前台輪經營受限、稅負過重與海員人才嚴重不足等三大問題,憂心不已,期待未來新政府能夠提出具體的改革措施,讓海運業真正“根留”台灣。

  海運業界資深大老馬天澤表示,1992年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實施以後,台灣海運業因為面臨兩岸政治僵局,台輪經營區域受到限制,因此業者紛紛將船舶改掛外籍,以權宜輪的方式營運,突破困境。不過,結果導致台輪數量大減,由當時的2000多萬噸,現在只剩下300萬噸左右。台灣海運業龍頭長榮海運,現有的150艘貨櫃輪當中,只有8艘為台輪。

  聯合新聞網報道,台輪經營受限,使得東北亞的貨運市場全數被中國大陸和日本掌控,分別佔去了60%和15%的市佔率,台灣只有5%不到。高雄港的貨櫃進出口量排名,也從世界第三,一路滑落到第六。

  1997年時,兩岸政府即達成採“境外航運中心”的方式,以高雄港為中心,直航廈門和福州等港口。一開始的兩岸直航方向是“先貨後人、先海後空”,不過,現在實際狀況卻恰好相反,而且最近十年來,海運政策再也沒有新的進展。

  盧峰海說,台灣缺乏海洋政策,過去低利貸款造船等獎勵措施,如今完全沒有,希望未來的新政府能夠正面重視海運業者面臨的難題,並鼓勵權宜輪回鄉,若這些3000萬噸左右的非台灣籍輪能夠改掛台灣籍輪,台灣船隊規模在全球將是屬一屬二大。除此之外,馬天澤認為,應該同時解除外籍船航行兩岸的限制,以國際海洋法規範,而不是用“國內法”予以限制。

  此外,彭蔭剛表示,稅賦政策也應當適當調整,目前採複式稅制,課稅負擔相當重,如果能夠順應國際潮流,改採“噸位稅”,並放寬貨物總類管制,以及增加兩岸免稅貨物,必定能夠刺激海運市場活動。他同時希望,台灣航運業者都能在大陸成立子公司,並允許其船舶可掛對岸籍,彈性管理。 

  王書吉說,海運業面臨的問題很多且廣範,核心重點就是政策上未能和全球市場接軌,所以要解決眼前的難題,讓海運業者願意根留台灣,必定要全面性的討論、著手進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