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君如:實際上中國政治改革已搞了三十年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07 09:48:43  


李君如也承認,中國經濟改革的深化現在到了一個新階段,這個階段需要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在此間說,認為中國的改革主要是經濟體制改革,中國至今沒有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實際上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已經搞了三十年了”。

  “我們的改革從一開始就是政治改革與經濟改革相結合,而且事實上是先政治改革後經濟改革。”在參加政協委員分組討論間隙,李君如竭力向記者澄清存在多數人心目中的誤區。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改革的標誌,但實際上有經濟改革嗎?沒有。實際上有的是解放思想、政治民主。中國真正的改革是從政治開始的,是民主政治打了頭。先有政治民主,才有經濟改革,才有市場經濟。”

  李君如稱讚鄧小平“是個戰略家,同時也是個策略家”。“鄧小平先生把政治改革結合到經濟改革中,如農村包產到戶是經濟改革,但包產到戶過程中廢除了人民公社制度,設立了縣人大常委會,實行了縣和縣以下人民代表直接選舉制度。”

  李君如認為,沒有過分宣揚政治改革正是中國共產黨的高明之處。“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而且每一步推進都讓老百姓得到實惠。而不是像前蘇聯那樣叫得很響,老百姓卻沒有任何實惠,結果國家都垮了。”

  李君如也承認,中國經濟改革的深化現在到了一個新階段,這個階段需要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有許多障礙,而這些障礙更多 的是和政治體制相聯繫的,比如和政府行政體制改革相聯繫。所以這次把政府行政體制和國務院機構改革提出來,實際上是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推進政治體制 改革的舉措。這是兩個改革的一個聯結點。”

  同時,李君如也表示,中國的政改不能著急。“經濟改革不能急,政治體制改革也不能急。一切都是有條件有措施來推進的,不能盲目。因為經濟體制改革可以試驗,試驗之後如果失敗還可以重來,政治體制改革失敗是不能重來的。”


    相關專題: 十一屆一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