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透視改革亮點:不讓政府“缺位、越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1 22:07:44  


  中評社香港3月11電/中國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11日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有關專家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這次改革將在解決政府“缺位”“越位”等問題上,邁出實質性步伐。

  新華社報道,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新設大部門5個,減少正部級機構4個。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認為,改革的重點不同於以往的精簡機構,而是要真正實現政府的轉型,讓政府做好它該做的事。

  賈康舉例說,方案提出要進一步減少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微觀管理事務和具體審批事項,目的就是要解決發改委過去集決策權和執行權於一身,既制定政策又進行審批的問題。

  他指出,對發展改革委來說,過多過細的審批就是“越位”,而應該做的宏觀規劃和協調沒有做就是“缺位”。

  方案提出,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要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認為,這體現了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即政府要通過有效的宏觀調控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履行好自己的經濟管理職能,這一點具有現實和長遠的針對性。

  遲福林指出,方案強化了政府作為基本公共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將有力地改善民生。比如:設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凸顯了政府在基本住房保障和統籌城鄉發展方面的作用;設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強化了其就業和社會保障的職能;組建“環境保護部”,更是一大突破。

  改革方案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劃歸衛生部管理,被專家們認為十分必要。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唐鐵漢說,近年來出現的一些假藥和劣質奶粉等事件,固然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局長鄭筱萸受賄和玩忽職守有關,但也暴露了體制上責任不清、部門互相扯皮以至監督乏力的問題。

  委員們在受訪中指出,這次機構改革還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市場化進程。

  賈康說,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用意,顯然是要在新技術革命背景下將中國的工業化和信息化結合在一起,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該大部門的設立,凸顯了“新型工業化”這個中國轉變發展方式中的核心概念。

  遲福林也認為,工業和信息化部不是從部門管理或專業管理角度來設置的新機構,而是基於中國正處於工業化關鍵階段的判斷,這是一個新的大思路。

  中國在十幾年前就曾提出過大交通部的設想,此次“交通運輸部”終於出現在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方案中。遲福林指出,當年民航的政企分工還沒破題,公路才剛開始;現在,公路和民航的政企分開已經實現,組建“大交通”也就提上日程。


    相關專題: 十一屆一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