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這回大選為何這麼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2 08:54:48  


  中評社香港3月12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兩個人格特質都屬於陰柔的候選人,一場不被認為勢均力敵的競爭,讓這次臺灣“總統”大選迄今顯得異常冷清。馬英九只靠一句“謝謝指教”走到現在、謝長廷的競選行程少到不可思議,外界也就見怪不怪了。與前三次“總統”大選相較,此次大選已經用一種特殊的面貌把自己寫入歷史。 

  四年前綠營“二二八牽手護台灣”活動登場時,全台灣早已陷入大選狂熱;其後藍軍“三一三拚經濟救台灣”造勢互別矛頭,藍綠陣營割喉對峙難分難解。很難想像,如此泛政治化的台灣社會,此次會用這麼冷清的態度迎接“總統”大選。 

  馬謝兩人的人格特質與雙方陣營策略運用,無疑是選情趨冷的一大原因。 

  文章說,馬英九從來就不是攻擊性格強烈的政治人物,在“立委”選舉國民黨狂勝的明顯優勢下,“冷處理”更成為馬營最高選舉策略。如果不是謝營近日大打“一中市場牌”成功迫使馬營必須全面消毒,馬英九原本有機會成為第一位只需發表政見、不需回應對手,負面攻擊則交由藍軍“立委”代勞,就有勝選可能的候選人。 

  謝長廷同樣不是以咄咄逼人見長的候選人,陳水扁那種全台走透透、割喉割到斷的剛猛型戰法,謝既模仿不來也非其強項。謝在明顯劣勢下只能選擇強攻,但他自有一套連綠營人士也難以了解的選戰哲學,而且在每一個環節貫徹單線領導,形成只有謝總部單打獨鬥摧毀馬人格,黨內想幫忙還不知從何幫起的奇特景象。 

  此外,綠營用來催化選戰氣勢的“公投牌”邊際效應遞減,國民黨跟進確實卸除了部分壓力,謝營寄予厚望的“綠卡牌”未能發揮預期效益,與當年“興票案”威力大相逕庭,顯然也是這場選戰“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重要背景。 

  這種選戰樣貌,比較接近第一次“總統”大選時李登輝以逸待勞的競爭型態,而與第二次大選時扁連宋三強鼎立、第三次大選時陳呂配與連宋配勢均力敵大異其趣。至於此次大選是否就以這種樣貌落幕?則要看謝營拚命煽風點火、看起來已見成效的“一中市場牌”能夠發酵到什麼程度。 

  如果馬營最後關頭因應嚴重失當,謝營的三一六大型造勢衝刺成功,則此次大選樣貌仍有巨大改變的可能,反之則馬營極力維持的“冷選舉”將順利走到投票結束。冷、熱基調之間,台灣人民又見證了一次重要選戰的攻防洗禮。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