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李登輝佩服胡錦濤 化兩岸千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3 00:25:26  


 
  這一段文字真是可圈可點的。李登輝超越選舉、超越台灣政黨、放眼兩岸的政治胸襟赫然開朗,展現在兩岸面前。

  由此可知,李登輝的政治思考中已包含如此幾個因素:一,不反對為解決兩岸關係的難題尋找新的思路。二,不反對圍繞“一中原則”尋找兩岸最佳的結合點。三,不反對放棄極端的台獨意識。

  如果上述結論是成立的,那麽,一個新的李登輝可能會在選後站立在兩岸之間,扮演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政治角色。

  但是,做出這樣的結論是否為時過早,過於樂觀,過於盲目呢?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沒有李登輝最後的言行的驗證,誰也不敢肯定的。李登輝也很難有自我,在内外壓力的交迫下,李登輝常常處在身不由己的位置上。

  中評社的獨家報道稱,對於李登輝沒有站出來挺綠,被好友、獨派大老辜寬敏批評為投機政客,李登輝相當沮喪。根據轉述,他與黃光國長談時,還吟頌了一首日本歌謠,“千個風”,“請不要佇立在我墳前哭泣,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沈睡不醒,化為千風 我已化身為千縷微風,翱翔在無限寬廣的天空裡。”以歌詞來比喻他的心境。

  這一首日本歌謠,更是毫無隱瞞地表露了李登輝矛盾的、自責的、痛苦的心態。

  “請不要佇立在我墳前哭泣,我不在那裡”。這一句歌詞,不是完全表達了李登輝的願望落空、理想不再、失敗悲情滿懷的痛苦心情嗎?台灣政治千帆已過,李登輝的歷史地位何處可以尋覓?在那裡?又不在那裡?

  “我沒有沈睡不醒,化為千風”。這一句歌詞,又説明什麽呢?李登輝期盼自己的政治主張能夠影響台灣政治進程,至少要達到精神不死的境地。即使在未來,身軀不再,精神卻能長存。“化爲千風”,人非人、風非風,唯有精神如千風。然而,按目前的狀況來看,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如果沒有新的開拓,已不可能。

  “我已化身為千縷微風,翱翔在無限寬廣的天空裡”。這一句歌詞,盡顯空靈。從積極的角度來看,是拿得起放得下,自我排遣。從消極的角度來看,則是萬事皆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從最高的境界來看,是精神與自然融為一體。從平民世俗的感覺來看,則是一事無成,隨風而去。

  我們完全理解,一個政治老人,要割捨難忘的過去,要抛棄固化的理念,要面對不可收拾的亂局,他的心情,是如何的不平靜!

  但是,如果李登輝在最要緊的政治關頭,使勁一搏,把台灣拖離險境,為兩岸和平出一把力,展望未來,又何須悲泣,又何愁不可化作沐浴兩岸的千縷微風!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