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研F35戰機經費大超預算 被指燒錢又耗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6 16:26:58  


首架生産型F-35A戰機進行試飛。(資料圖)
  美國政府問責局11日公布報告說,考慮油價上漲、研發工程拖延等因素,美軍未來采購、保養F-35型聯合攻擊戰鬥機的費用將大幅上升。若要購買原定數量的戰機,美軍需比去年多花230億美元。 

  報告批評美軍和承包商事前沒有充分預估困難,倉促上馬,致使研發進度落後12至27個月,耗用資金一再突破預算。政府問責局估計,美軍新型戰機采購、保養費用將超過9500億美元。 

  燒錢 

  “F-35”又名“閃電II”,是美軍精心打造的新一代戰機,强隱形、超音速、多用途是它的主要特點。戰機設計作戰半徑達1111公里,巡航速度每小時740公里。 

  美國國防部主導這一項目的研發,英國、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等8個國家也出資參與,“F-35”因此成爲美國軍用航空史上最龐大的研發項目之一。 

  政府問責局在報告中說,依照計劃,美軍將在未來20年內爲海、陸、空三軍采購2458架F-35戰機。依現價估計,這筆采購費用將達3000億美元。 

  報告指出,新戰機的使用與保養將耗用更多資金。按照美軍幾年前的初步估計,使用、保養這批戰機需要3460億美元。然而,由于油價上漲、飛機維修規程更改、機場維護成本增加,這筆費用將猛增至6500億美元。 

  政府問責局說,與去年評估結果相比,戰機采購和保養費增加了230億美元。爲完成新戰機的研發與生産,軍方需“在未來20年內,平均每年至少投入110億美元”,“投資之大前所未有”。 

  批評 

  除評估項目成本外,政府問責局還在報告中對軍方和承包商提出批評,認爲它們在成本管理和工程管理方面存在多項失誤。 

  報告說:“成本和工期壓力與日俱增,項目三分之二的預算已經用光,但僅完成了約一半的工作。承包商數次更改生産計劃,試飛機型也遲遲不能到位。” 

  報告指出,“設計進展遲緩、零件配送拖延、生産效率低下”,致使“工程進度比原計劃落後12至27個月”,照此下去不僅影響戰機交付使用,“項目成本還將再次攀升”。 

  政府問責局批評說,軍方和承包商在關鍵技術沒有取得突破前,倉促啓動戰鬥機研發項目,相關設計論證也不充分,到試飛時才發現諸多瑕疵。很多設計工作只好返工重來,工程進展自然受到影響。 

  回應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F-35戰鬥機項目的主要承包商。這家公司2001年擊敗美國波音公司,贏得戰機研發權。 

  政府問責局報告公布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回應謹慎。公司發言人約翰·史密斯在聲明中說:“我們幷不知道政府問責局結論的依據何在。在獲取幷分析他們的研究數據前,我們不予評論。” 

  史密斯說,公司一直致力于降低生産成本,以便使納稅人的錢得到合理運用,“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加强預算管理,將節約思想貫穿于項目始終”。 

  美聯社說,雖遭遇成本壓力,但F-35戰鬥機的前景仍令人期待。依美軍計劃,“F-35”逐步取代取代F-16型“戰隼”攻擊機和A-10型“雷電”攻擊機,成爲美軍主流戰鬥機型。爲適應不同軍種需求,“F-35”除常規機型外,還有適合在航空母艦上起降的“短機翼型”和適合執行特殊任務的“垂直起降型”。(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