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專家:“三位一體”是中國核武未來目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6 16:44:48  


美國專家認爲,所謂的“DF-25”幷非全新開發的型號,而只是現有DF-21的改良版本。(資料圖)
  關于東風-25導彈,五角大樓在《軍力報告》中幷未提及這種導彈,美國情報人員也不願武斷對其作出評估。

  對于中國核武庫的真實實力,西方軍事界有著諸多猜測。3月6日,美國科學家聯合會(FAS)的核問題專家漢斯·克里斯滕森,結合五角大樓剛剛公布的《2008年度中國軍力報告》(以下簡稱《軍力報告》),撰文分析了中國核力量近兩年來的發展情况。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近日就美“中國軍力報告”答記者問時說,美方的這個報告宣揚“中國軍事威脅論”,嚴重歪曲事實,幹涉中國內政,違反國際關系准則。中方表示堅决反對。本報將克里斯滕森的文章 重點內容編譯如下謹供參考,不代表證實其中觀點。

  陸基彈道導彈穩步增長

  文章認爲,陸基彈道導彈部隊是中國最可靠的戰略威懾力量。文章指出,中國的洲際導彈數量目前正以穩定速度增長,大約10~20枚DF-31和DF-31A型導彈在過去一年中投入使用。考慮到前者的射程偏短,“二炮”今後可能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射程超過1.1萬公里的DF-31A上,以確保可以一次性地將大約100枚分導彈頭投射到西半球。 

  由于洲際導彈造價昂貴且數量不足,中國在應對發生在周邊地區的事態時,將更多地選擇DF-21型中程彈道導彈。據信,這種射程2000公里的導彈主要部署在西北和西南地區的基地當中。根據商用衛星照片分析,中國在2007年內部署的DF-21總數在40~50枚之間,其中大約2/3裝備核彈頭,其餘1/3搭載常規彈頭。 

  此外,文章還特別提及了去年下半年現身的某新型導彈的情况。從流傳于互聯網上的圖片來看,該導彈使用10輪重型越野車作爲運載平台,外觀也和DF-21有所不同,一些媒體稱其爲DF-25。不過,克里斯滕森本人對此持保留態度。他表示,五角大樓在《軍力報告》中幷未提及這種導彈,一些看過資料的情報人員也不願武斷地就此作出評估。

  文章作者據此認爲,所謂的“DF-25”幷非全新開發的型號,而只是現有DF-21的改良版本。在安裝特殊的探測設備後,該導彈可能對活動在東亞地區的美軍艦隊構成潜在威脅。

  “三位一體”將是未來目標

  是否擁有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是决定有核國家作戰體系完整性的關鍵。對此,作者引用《軍力報告》的說法指出,具有“中國戰斧”之稱的DH-10型巡航導彈已經形成作戰能力。

  除了陸上發射外,DH-10還有供空軍使用的型號。情報顯示,中國目前正在對H-6轟炸機進行改造,使其能够在機翼下携帶6枚該型導彈。這也意味著中國空軍將擺脫只能依靠老式核炸彈的狀况,第一次擁有對2000公里外目標實施遠程突擊的能力。 

  文章認爲,在海上核力量方面,近來頻頻出鏡的094型戰略核潜艇是當仁不讓的主角。有些奇怪的是,盡管該艇的清晰照片早在幾個月前就已曝光,但《軍力報告》仍舊語焉不詳,讓克里斯滕森感到頗爲不解。

  但也有分析認爲,094型潜艇配備的JL-2型導彈同樣存在射程不足的問題,在太平洋中部發射才能覆蓋美國本土,從而增加了使用的局限性。另外,對于這些潜艇的戰備巡邏情况,美國軍方也未能獲得可靠的情報。所以,盡管中國海軍已經具有了相對先進的“硬件”,但能否在短時間內將其轉化爲現實的核反擊能力,眼下仍然是個問號。 

  作爲總結,作者再次引用《軍力報告》的內容强調:得益于二炮部隊的逐步增强和新型戰略核潜艇的下水,中國的核武庫規模自2006年以來“膨脹了三成之多”。

  不過,考慮到過分陳舊的第一代核武器將在今後幾年內大量退役的因素,應該認爲這種增長主要是出于更新換代的需要。從長遠來看,一個小而精幹、能够滿足最低限度威懾要求的核武庫仍是中國追求的目標。(來源:中青在綫-青年參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