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龍應台:台灣要怎樣的“總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20 21:29:06  


  中評社香港3月20日電/知名作家龍應台在新一期新新聞發表〈給我們一個政治家〉說,政治家和政客一樣,也要懂得民主的精算和權力的技術,但是我想政治家和政客之間有一個根本的不同:政客祇看見眼前在廣場上搖旗吶喊的成人,政治家的心中,卻一定有一個六歲的孩子,孩子的未來,他真心在乎。 

  第一他有基本的品格。 

  選擇這樣的“總統”,我不必擔心六歲的孩子會以凌弱為神氣,以粗暴為威風,以鬥爭為成就。 

  第二他有無限大的包容力。 

  我希望將來的“總統”有那個胸襟說,真的沒有藍跟綠了,讓我們為受傷的手塗上舒緩的藥膏,讓我們彌補隙縫,以無限的包容尊重彼此。 

  第三他有寬闊的全球視野。 

  我希望我們選出的“總統”會說,台灣太小,自我封鎖是致命的,讓我們打開所有的窗吧。 

  第四他有悲憫心。 

  我希望將來的“總統”,是個有悲憫心的人,能夠將心比心體會弱者的痛苦,因為體會弱者的痛苦,他會把保護弱者看做施政的重點。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總統”? 

  二○○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國會”進行罷免“總統”的投票,我曾經針對陳水扁寫了“今天這一課:品格”,說,一個國家的元首,在我的理解,有四個核心的責任: 

  第一,不管國家處境多麼艱困,他要有能耐使人民以自己的國家為榮,使國民有一種健康的自豪感。 

  第二,不管在野勢力如何強悍,他要有能耐凝聚人民的認同感,對國家認同,對社會認同,尤其是對彼此認同。 

  第三,他要有能耐提得出國家的長遠願景。人民認同這個願景,心甘情願為這個願景共同努力。 

  第四,他不必是聖人,但他必須有一定的道德高度,去對外代表全體人民,對內象徵社會的價值共識。小學生在寫“我的志願”時,還可能以他為人生立志的效法對象。 

  今天是二○○八年三月十八日,距離“總統”選舉還有三天。兩千三百萬人在思索:台灣,需要什麼樣的“總統”? 

  初到歐洲時,一個完全沒人在意的街頭小細節被我看在眼裡。 

  過十字路口時,人們不耐煩地等候紅燈轉綠,總有一半的人,兩邊張望一下,腳步不停,一個箭步就搶著穿過了紅燈街口。但是,如果在等候過街的一群人裡,有一個父親或母親手裡牽著一個幼兒,站在路口,我發現,那一整群急躁的人就忍著,忍著,忍到綠燈真的亮起,才開始快快走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