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台灣千瘡百孔,陽光政治的六項要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26 08:14:12  


  中評社香港3月26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刊登社論說,二十三日開票次日,該報社論寄望馬英九能將“陽光政治/幸福台灣”懸為目標,昨日社論則期望馬英九能成為一個“好人/能人”的合體“總統”。

  馬英九應善加維持其“好人”形象,這是政治改革與社會信任的重要憑藉,也是“陽光政治”的根本能源;馬英九亦當努力組織一個“能人政府”,這是“幸福台灣”的主要引擎。

  社論指出,八年翻攪,台灣已是千瘡百孔,病弱相尋。茲略論“陽光政治/幸福台灣”的六項要務:

  一、清廉政府:雖然陷於特別費事件,馬英九的最大政治資產,就是人民相信他清廉。馬英九應當全力護持自身的清廉形象,並以建造一個清廉政府為目標。“總統”自己不可捏造“南線工作”,“第一家庭”中不可有“吳淑珍/趙建銘/趙玉柱”,“總統”親信中亦不可有“陳哲男”。只要“總統”自身以清廉自持,應當可使整個政府形成比較清白樸實的風氣。

  二、“國家”認同:台灣已嚴重分裂,一方面“國家”認同出現了“中華民國/正名制憲”、“外來政權/本土政權”的分歧,另一方面族群關係出現了“台灣人/非台灣人”的撕裂。馬英九在“外省第二代”與“外來政權”的標籤下,高票當選為“總統”,可視為台灣族群問題與“國家”認同的重大救贖;因此應當以最大的努力,說服人民,感動人民,來鞏固“國家”認同,修補族群裂痕。

  三、兩岸關係:台灣的政經架構,自“憲政”論述至經貿發展,皆與兩岸關係密切相關。兩岸關係若欲實現如馬英九所說“將風險降至最低,將機會升至最高”,必須有效調動內外的軟硬資源,主動面對;不能聽天由命,但也不能一廂情願。

  四、經濟發展:馬英九在選季提出的經濟發展主張,被認為比較傾向“兩岸/生產/政府驅動”,似應藉由“全球/分配/民間驅動”來平衡。中短程的經濟情勢,或許可以簡化成兩個課題:甲、兩岸經貿不可再是台灣片面“出血”,必須創造“循環”;乙、台灣內部必須“生產與分配兼顧”,不可使M型社會更趨惡化。

  五、教育改革:今日的教育問題,尚不止是在制度層面,如一綱多本等;而是整個教育部門的領導階層,已經不能做為全台師生的精神典範。李遠哲及杜正勝二人,長期作為教改的精神領袖,這實在是台灣教育史上的最大醜聞與悲劇。二人對教育界在精神上的摧殘實在可怕,如建構式數學施行多年,師生家長皆敢怒不敢言,這豈是以明辨是非為職志的教育界當有的反應?因而,未來的教改工作,除了在制度上補偏救弊外,更應尋回教育界內在的自我完善力量,以重建教育專業精神。

  六、社會正義:民進黨幾乎摧殘了所有的“社會正義守護機制”,如檢察體系、“中選會”、“監察院”、大法官、NCC等;更染指操弄銀行、公營事業、媒體。就以“公投綁大選”一例而言,撕毀了公正選舉、祕密投票的憲法精神,更將整個政府與“中選會”挾持為政爭的工具,徹底摧毀了社會公義,實在可恥可恨。馬英九不但應全力避免以政府機器來操縱、扭曲社會正義,更應藉各種“社會正義守護機制”來管控政治汙染。例如,司法部門若嚴查明辦政府貪腐事件,馬英九及國民黨應表示感謝;又如,媒體若嚴厲監督政府錯失,馬英九及國民黨應當聞過則喜,知所改正。這是制衡“一黨獨大”的重要防腐劑。

  社論表示,八年的翻攪,台灣沉淪已深;馬英九及國民黨面對的幾乎是“起死回生”的難題。應將政府貪腐變成清廉政府,將台灣撕裂變成族群融合,將兩岸仇怨變成兩岸雙贏,將經濟衰敗變成經濟回春,將教改失敗變成教育振興,將正義淪喪變成回歸正義……。這難道不是“起死回生”的難題?

  馬英九沒有還魂丹,國民黨也沒有仙女棒。勝選的喜悅對治台執政毫無用處,必須有肝腦塗地的決志,一步一腳印地為台灣全力以赴!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