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50%市民:香港領綜援者半數無需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4 14:40:55  


港台以貧窮人士為題材的新電視節目《活在邊緣》將在明日首播。
  中評社香港4月4日電/香港濫用綜援問題備受關注,連帶綜援受助人的“公眾形象”也不討好。有調查發現,半數市民對綜援受助人持有負面看法,認為綜援受助人中僅有少於半數的人是真正需要援助的;而八成受訪者認為,6成無真正需要的綜援受助人是不願找工作的懶人,3成更是想“揾著數”存心欺騙公共資源。

  同時,絕大部分受訪者認為,現今的貧窮問題有別於60、70年代,與現代人較不思進取和倚賴政府有關。 

  文匯報報道,香港電台為其以貧窮為題的新電視節目《活在邊緣》,委托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在3月中旬以電話訪問了512名成年市民,以了解他們對貧窮問題的意見,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對貧窮的定義相當清晰,8成半受訪者認為“無錢,未能應付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需要”便屬貧窮。 

  8成半人對貧窮定義清晰 

  調查亦發現,普遍市民對綜援人士的觀感欠佳,近50%受訪者認為,只有一半或以下的綜援受助人有實際需要,真正符合“無錢,未能應付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需要”的準則,需要援助;至於無真正需要人士申請綜援的原因,受訪者認為首先是懶惰,佔61.8%;其次是有意欺騙政府,想“著數”,佔31.3%;第三位是“工資低,遠不及取綜援多”,佔20%。 

  對於窮困的成因,最多受訪者認為是由懶惰和不思進取的性格造成,佔受訪者6成,至於認為教育程度低、工資低、年紀問題造成窮困則僅次之,分別佔58.5%、57.9%和55.7%。另外,超過8成認為現今的貧窮問題有別於60至70年代,主要差別在於港人較過去更倚賴政府,現時物資太豐富。 

  學者:受呃綜援個案影響 

  不過,城大商學院經濟及金融學講座教授張仁良表示,雖然香港經濟持續向好,但貧富懸殊的問題在過去10年越趨嚴重。而市民對領取綜援人士的觀感卻受到個別欺騙綜援個案影響,產生偏頗。他引用社署的數字指出,截至今年2月全港有28萬6千宗綜援個案,涉及有工作能力人士的低收入和失業綜援個案不足5萬宗,其餘23萬宗則是長者、永久傷殘、健康欠佳和單親家庭的個案。他認為,這批佔大多數的受助人,均需要社會援助,反映濫用綜援的情況並非想像中嚴重,市民應對綜援人士持更中肯態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