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蕭萬長:兩岸共同市場 從協商起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5 08:34:19  


蕭萬長:兩岸共同市場是個長遠的遠景,也是未來建構兩岸關係的架構之一。
  中評社香港4月5日電/“馬上”拚經濟!台灣準“副總統”蕭萬長昨日接受台灣經濟日報專訪時,談及“兩岸共同市場”的構想。蕭萬長說,這次民進黨刻意操作“一中市場”這個議題,“反而幫我打知名度了,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蕭萬長又說,520後,外資將湧入台灣。他說,322勝選後,“很多外商負責人來找我們(馬蕭),包括企業和資產管理公司,川流不息”,他們對台股的證券投資和設廠等直接投資都表達高度興趣。

  記者問:選前民進黨將“兩岸共同市場”的構想,刻意與“一中市場”劃等號,勝選後“兩岸共同市場”會成為新政府政策的一部分嗎?未來會有那些調整或修正?

  蕭萬長答:我2001年提出“兩岸共同市場”的構想,根本沒有什麼人注意;這次民進黨刻意操作這個議題,反而幫我打知名度了,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兩岸共同市場是個長遠的遠景,也是未來建構兩岸關係的架構之一,我們在選舉的政見裡沒有提到,不是馬上就要做,但選舉的時候成為對手打擊我的花招了。

  經貿是兩岸關係的一環,需要一步步來,兩岸經貿關係則要從正常化做起,正常化需先排除雙邊往來障礙,才能進展到合作關係;下一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這中間要花一段時間,現在重要的是先建立好海基會和大陸海協會的協商機制。

  兩岸共同市場概念中,大陸勞工能否來台的問題很受關注,我想說明一下。1951年歐洲先有了梅崗共同體概念,這是歐洲共同市場的第一步,一直到1985年的歐盟都尚未開放區域內的人員自由流通,只有商品、資金等可以;即至目前,歐盟仍用許多證照制度,管制外來就業人口。外籍勞工占就業人口比重最高的是愛爾蘭,也僅3.7%,其他國家多在1%或1點多。

  兩岸之間更是如此,如果要開放人員流通,一定需要經過協商。我們說“以小事大以智”,和大陸打交道要用智慧 ,要有策略,必須先劃出雙方互利的大餅,接下來才有戲唱。 

  另方面,蕭萬長在接受專訪時提及520上任三大經濟優先施政目標,首先是穩定物價,其次是擴大內需,第三是將大量湧入外資導入長期投資計畫。在馬蕭的政見中,提過吸引資金回流的政見,如今直接跳過吸引資金回台,而開始著手規劃如何導引資金到建設項目上。

  他說,有一點擔心來台外資太多,台灣法令規章、配套措施以及有無足夠的人才,都是必須注意的問題。

  蕭萬長說,台灣經歷過資金大舉湧入,股市、房市大漲,對經濟產生衝擊,如何導引這些資金進入長期投資,例如愛台12建設可以從政府投資改為BOT,政府不用出資,善用這些流入的資金。 

  蕭萬長說,322之後,股市雖然沒有大漲,但是交易量增加很大。台股當然很難自外於國際經濟,不可能一枝獨秀,不過,今年以來相較於其他股市,已表現不差。

  蕭萬長說,目前外資對520前仍有風險意識,不知道520前有那些變數,假如平穩過渡,520後兩岸展開新紀元,有好的開始,那包括台資在外邊的錢都會回流,台灣經濟會整個動起來。 

  322勝選前,蕭萬長談的是政見,勝選後,談的是“政策”,是準備要落實施行的方向和計畫。除了導引外資,蕭萬長把穩定物價列為首要目標。

  他認為,面對物價上漲的問題,必須要反映市場機制,不要抑制價格,而且要排除市場機制的障礙,不要有人為操縱,同時,政府要照顧弱勢團體。

  其次,是擴大內需市場,蕭萬長分析,今年中國大陸與美國兩大主要出口市場經濟前景不樂觀,尤其是美國,經濟成長可能趨緩,內需減少,將會衝擊台灣外貿出口;由於過去八年台灣的經濟成長都是靠出口,面對全球經濟轉變,他強調今年要優先推動擴大內需政策,因此執行“愛台12建設”政見,即顯得格外重要。

  事實上,322馬蕭勝選後,股匯市大漲,蕭萬長認為,選舉效應導致消費者信心回升是短期的,如何維持民眾的信心,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政府拿出實質的措施。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