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俄對華軍售遭誤判 07年出口額仍超13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7 09:07:24  


俄制S-300系列導彈仍是解放軍重點采購項目。
中俄兩國武器貿易中出現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履行伊爾-76MD軍用運輸機和伊爾-78加油機供應合同的問題。
  據俄羅斯國防工業綜合體網站報道,近日有俄羅斯專家指出,俄對中國的軍用産品出口幷未出現大幅度下降,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問題研究所此前對俄中武器貿易所做的評估與實際情况幷不相符。

  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問題研究所3月31日發表報告稱,俄2007年對華武器出口量較2006年大幅下降了63%。該研究所專家指出,中國2007年依然是俄制武器的最大進口國(占俄武器出口總量的28%,2006年爲54%),居第二位的是印度(占20,2006年爲15%)。

  然而,根據俄通社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俄對華武器出口雖然有所减少,但下降的幅度幷不像瑞典和平問題研究所宣稱的那樣巨大。

  俄通社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在2007年總共從俄羅斯進口了價值約13.66億美元的武器裝備,是俄制武器的第二大進口國。比較而言,中國2006年從俄進口了約15.646億美元的武器。也就是說,與2006年相比,俄對華武器出口僅下降了14.5%。

  目前,中俄兩國武器貿易中出現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履行伊爾-76MD軍用運輸機和伊爾-78加油機供應合同的問題。根據俄羅斯國防産品出口公司與中國國防部在2005年簽署的合同,俄應向中國提供34架伊爾-76MD軍用運輸機和4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

  由于兩國在2006和2007年間未能就該合同的履行問題達成一致,導致俄中政府間軍事技術合作委員會會議兩次遭到取消。而這也導致兩國一些已處于簽署階段的大型合同受到延誤。

  盡管現在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俄中軍事技術合作過程中出現的下降只是一種暫時現象。俄專家認爲,由于沒有選擇的餘地,中國將不得不在國防技術研制領域與俄羅斯進行合作,而中國市場的萎縮僅是表現在武器裝備成品的供應方面。兩國技術合作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俄專家幷不贊同有關俄將失去中國武器市場的言論。

  按照俄通社公布的數據,從總體上講,2007年度俄制武器的前十大進口國分別爲:印度(17.797億美元,占23.3%)、中國(13.66億美元,占17.9%)、委內瑞拉(9.963億美元、占13%)、阿爾及利亞(8.623億美元,占11.3%)、伊朗(6.276億美元,占8.2)、埃及(5.65億美元,占7.4%)、馬來西亞(5.648億美元,占7.4)、越南(1.767億美元,占2.3%)、哈薩克斯坦(1.527億美元,占2%)和叙利亞(1億美元,占1.3%)。

  居于第二梯隊的國家進口額在7500萬至2500萬美元之間,包括:印度尼西亞、蘇丹、阿聯酋、摩洛哥、葡萄牙、秘魯和墨西哥。

  居于第三梯隊的國家進口額在1500萬至500萬美元之間,包括:西班牙、韓國、克羅地亞、法國、尼泊爾、保加利亞、日本、波蘭和塞浦路斯。

  而2006年度俄制武器的前十大進口國分別爲:中國(15.646億美元,占32.9%)、印度(8.852億美元,占18.6%)、伊朗(7.874億美元,占16.5%)、委內瑞拉(5.202億美元、占10.9%)、埃及(2.025億美元,占4.3%)、摩洛哥(1.3億美元,占2.7%)、阿爾及利亞(1.215億美元,占2.6%)、也門(1.15億美元,占2.4%)、韓國(9.32億美元,占2%)和伊拉克(6500萬美元,占1.4%)。(來源:東方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