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陸克文頂著擔憂疑惑訪華 澳可成中西方橋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9 15:07:37  


 
  但也有分析人士對澳大利亞的這種角色提出了質疑,澳大利亞羅伊研究所的執行總監、前資深外交官金杰爾(Allan Gyngell)就對這種看法不以爲然。金杰爾指出,中國最近已經與主要大國間建立了廣泛而且深入的國際聯繫,包括與美國一年兩次的高層對話。而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Bob Hawke)對此的批評更是直接:“使美國和中國成爲朋友……對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澳大利亞人來說任務過於艱巨,他活在幻境中。”

  關於這一點,美國彭博社還不無嘲諷地說,陸克文通過協調反對勢力當上了澳大利亞總理,現在這位前外交官正試圖在世界上故伎重演,但問題是其他國家是否如他所說的那樣需要他呢。彭博社的文章稱,陸克文是發達國家領導人中唯一一個能說漢語的,但其他國家也有自己的中國通。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過去30年就曾60次訪問中國,上周保爾森訪問北京時就見到了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以及新任副總理王岐山,他們都稱保爾森爲“老朋友”。

  專家:會漢語使陸克文能更客觀地看待中國

  文章表示,關於陸克文的中國經歷對其對華政策的影響,中國社科院亞太所副研究員張潔認爲,這幷不意味著他就“親華”。她說:“他漢語確實說得不錯,那會增進普通中國人對他的親近感。但他的中國知識也使他能更加客觀地看待這個國家。”不僅如此,張潔還認爲,陸克文對中國文化和思維方式的了解,也使他能技巧地談論一些敏感的話題,“他不會在如西藏、人權這樣的問題上退縮,但他也不會如霍華德政府那樣追求與美國立場的一致”。

  北京大學國家關係學教授賈慶國對此也持類似的看法,他認爲,與其他西方國家領導人相比,陸克文對中國的看法會更加客觀,“他會表現出更少的個人偏見,從長遠來看,他的中國政策會更加務實、更加穩定、更加友好”。澳大利亞聯邦參議員、前政府外交政策顧問特魯德也認爲,會講一口流利的中文,曾擔任過駐華外交官的陸克文在對華交往方面顯然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爲總理,他的獨特經歷、他對中國的了解,應該有助於兩國建立起更爲緊密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