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文茜:期待馬英九為台灣創造新的政治價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12 09:57:14  


  中評社香港4月12日電/知名媒體人陳文茜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說,“馬英九”若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而不只是“中華民國”的某任執政者,我期待他520後的新政,能為台灣重新創造新的政治價值。 

  從2000年開始,世界政 治出現了一個奇異的新歷史現象“黨派意識主義”(Partyism);美國、澳洲、法國、包括台灣,原本20世紀我們熟悉的國族主義,均在國內被轉化為黨 派主義;他們在世界地圖中尋找敵人,然後又在國內進行分裂鬥爭。將自己的政治對手塑形為這個敵人的代言人,以藉機換取政治競爭的勝利。 
 
  “黨派主義”像把刀 

  文章指出,澳洲隨著霍華德敗選,告別了一段不可理喻的政治;美國人則正等待布希離開政治舞台,而台灣隨著馬英九時代的來臨,我期望這種將自己的人民化為兩種陣營,一邊同志、一邊敵人的不道德政治,可以完全終結。

  政 治在這些“黨派主義”的人手裡,完全失去了高尚的價值。它只是一把殺人的刀,一把切割自己國家的刀;它總是形容對方陣營為邪惡軸心,因此即便自己犯了大 錯,那怕貪腐、執政失敗、甚至搬國家的錢以玩弄政治,皆屬“敵我矛盾”下,內部矛盾的概念。他們高舉“國家”的大旗,但國家只是政客們的工具,一個幫助他們得到權力的玩弄工具。

  文章指出,民進黨敗選後,許多人僅僅檢討他們的深綠基本教義路線,但這只能部分解釋沈富雄、段宜康、甚至許信良等人為何失去他們在黨內的權力。從歷史的意義上,民進黨傷害的不僅是這群有識之士,而是整個台灣。台灣已習慣分裂,彼此仇恨,它不再是一個整體。 
 
  找回政治核心價值 

  敗選後的民進黨陷於內鬥,如何敗、怎麼敗,每個人仍各自吹自己的號;他們甚至不明白過去8年來,民進黨等於是一直與多數台灣人為敵,他們幾乎從不考慮,甚至不肯學習如何拋棄黨派利益,處理整體“國家”利益。

  文章指出,打 從1997年底起,拜耳案不顧一切公投,只為了遂行新潮流派系在地方的利益;接著核四停建,只因陳水扁必須向林義雄或深綠基層給個交代;2004年底“國會”席次減半,把“憲法”制度當俄羅斯方塊亂玩一通。從政治、經濟、環保、人事……一切政治皆為黨派,“國家”被出賣了,只為了服務一個黨,一小群人的權力與經濟利 益。代表人民生活重大意義的經濟,被拖至谷底或完全忽略。

  我期待馬英九,能將台灣的政治軸心從黨派權鬥轉移至政治應有的核心價值。8年來,我們不曾認真思考或辯論台灣的未來產業願景是什麼?怎麼與鄰近國家競爭?

  文章指出,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國民黨宣布7月兩岸大致可完成包機直航,年底人民幣兌換機制將成立,下一步呢?全球皆在召喚觀光產業,至今我們真的為三通、大陸觀光客來台,準備好了嗎?馬英九列為競爭產業的醫療經濟,方法在哪裡?競爭利基是什麼?閱讀他的白皮書,我找不到答案。 
 
  台灣失去作夢能力 

  我曾有一個夢,將台北故宮對面原中影土地,加設故宮分館;而台北美術館後原“憲兵司令部”與陽明山“國安局”分別遷移至北縣空曠用地,原地段各自成立東方羅浮宮與東方大英博物館;交換故宮分別至巴黎與倫敦設分館。台北可以很快的躍上國際舞台,成了東半球密度最高的博物館中心城。

  這是一個夢,它是台灣做得到的夢,政治領袖只要有意願就能完成。類似的夢才是政治最核心的價值與道德,但我們的政治失去作夢的能力,它被濃濃的恨所包圍。以致,政治成了骯髒的代名詞。

  馬英九即將“組閣”,我期望那將是一群以“國家”為整體利益的政府,並且改變黨派政治的面貌,為所有人完成他們的夢。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