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奧運聖火離開布宜諾斯艾利斯 前往非洲大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12 10:50:59  


  中評社香港4月12日電/北京奧運聖火已經離開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正在前往境外傳遞第八站--達累斯薩拉姆。

  新華社報道,達累斯薩拉姆是2008年夏季奧運會火炬傳遞途經非洲大陸的唯一一站。達累斯薩拉姆是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的前首都,目前仍是坦桑尼亞最大城市,人口400萬左右,堪稱是坦桑尼亞的經濟首都。

  達累斯薩拉姆是非洲班圖語與阿拉伯語的混合語詞彙,意思是“和平之地”,而恰此次奧運火炬傳遞主題正是“和諧之旅”。

  儘管歷史不算悠久,但是達累斯薩拉姆也有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它是東部非洲印度洋沿岸班圖文化與阿拉伯及印(度)巴(基斯坦)文化交融而成的斯瓦希裏文化的典型代表城鎮之一。

  達累斯薩拉姆城內有不少歷史性建築:祭奠一戰期間陣亡非洲將士的“阿斯卡裏”紀念碑、微型東非熱帶植物園、展有360萬年前直立行走最古老人類足跡化石的國家博物館、老議會大廈、在抗瘧疾病和結核病史上有過突破性發現的海洋路醫院、前英國總督府(現總統府)、路德派基督教堂、聖約瑟夫天主教堂、德國要塞和市政廳等。

  達累斯薩拉姆還建有展現坦桑尼亞不同部族建築風格的“鄉村博物館”,館內展有坦桑尼亞126個部族利用樹榦、樹枝、草葉及泥土搭建的坦桑尼亞風格的茅舍草棚。

  達累斯薩拉姆之所以得名“和平之地”是因為它乃天然良港,港灣內風平浪靜,自古是東非沿岸名港之一,現在是東非第三大港(排名南非德班和肯尼亞蒙巴薩之後)。

  達累斯薩拉姆在建築風格上存有非洲本土班圖風情、德國殖民者文化、英國殖民者文化、民族獨立精神和斯瓦希裏文化及這些文化風情的混合,如歐陸的高大敞亮、中東的天井回廊、印巴的雕畫門窗、混成的玻璃百葉。

  傳統上,達累斯薩拉姆市及附近居民有著“穿衣三塊布、吃飯一棵樹、煮飯三塊石”的說法。所謂穿衣三塊布是指女裝:一塊纏頭、一塊束胸、一塊圍腰裹臀;吃飯一棵樹是指:飲食靠芒果、香蕉、柑橘、鳳梨蜜等熱帶水果為主獲取糖分和維生素;而煮飯三塊石是指:支撐在陶罐下炭火旁的底座石頭。

  斯瓦希裏烹飪主要靠木炭取火。由於炭火熱效率不高但持久,因此達累斯薩拉姆當地的烹調手法主要是燉、煮、燜、烤。特色飲食有烏噶裏,即用慢火烹煮的玉米粉糊糊。都市人的主食為米飯或者烏噶裏,伴以菜汁、肉汁或者炸雞、烤魚;郊區人的主食為烏噶裏佐以菜汁或肉汁進食。

  坦桑尼亞是非洲國家中與中國建交較早的國家之一,歷史上得到過中國的大力經濟援助,華人華僑來坦桑尼亞定居興業的人數不少,約有5千人。中國援建坦桑尼亞的主要項目有坦讚鐵路、友誼紡織廠、基維拉煤礦、水稻農場等。

  坦桑尼亞人能歌善舞。歌舞節奏多取自形制各異的獸皮鼓及獸角號。坦桑尼亞有出迎貴賓的好客傳統,往往是男子舞弄非洲叢林巨蟒、女子發出尖聲厲叫、妙齡少女在賓客前擺臀轉腰起舞。而坦桑尼亞眾多部族中的遊牧民馬塞人則是高跳轉圈,同時引吭高歌助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