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鄧小平望海南20年與台灣看齊 檢視成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19 11:04:52  


鄧小平曾說:“如果用20年的時間把海南的經濟發展到台灣的水準,就是很大的勝利。”圖為時尚繁華的三亞市解放路步行街。(中評社記者攝)
  海南有2張面孔。

  一張是現世的,如麥兜形容馬爾地夫般“藍天白雲、椰林樹影、水清沙幼……”,有海上世外桃源的美麗。而海南的博鰲亞洲論壇又吸引亞洲各國政要親臨,使她在絕世之餘,和現實還保持著某種親近姿態。

  另一張屬於記憶的,爛尾樓遍地、呆壞賬高築、銀行接連倒閉、投機客風行。一名受訪者說,海南曾給人印像是騙子淘金的樂園,讓規矩的商人心生畏懼。 

  4月13日,是海南建省、成為經濟特區的20週年。

  這20年,海南究竟發生了什麼?

  記者探訪海南曲折的成長路徑後發現,這個島嶼就像是中國改革30年的縮影,中國發展所遇到的矛盾、困惑,在海南都有呈現、並被放大。

  從發展初期的盲目衝動、到樓市泡沫幻滅後金融系統崩潰,以及如今農業和旅遊業的發展回歸。這個對自由貿易有著天生嚮往的島嶼,用她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自由的權利只有在成熟的社會環境中,才能創造更多財富。

  從機場、碼頭,到海口市的街道、樓房,都懸挂著“慶祝海南建省辦特區20週年”的標語。在的哥周彬眼中,沒有哪一年的慶典有如此隆重,“哪怕過年也不如現在。”

  而在20年前,島內只有兩條簡易公路,省會海口的各交叉路口沒有一盞紅綠燈,座機多是手搖,農村基本不通電。

  “雖然只是一個省的20年大慶,但政府最大期望是想通過慶典告訴人們,海南現在已走出低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歷經海南成長的風風雨雨。他很想社會對海南有一個理性反思,只有那樣海南明天才會更好。

  【起點迷航】

  農業優先發展戰略被棄

  建省之前,海南已肩負沉重國家使命,被指望20年發展到台灣同等經濟水準

  經度110.33,緯度20.01,隨著google earth鏡頭不斷推近,孤島海南由一個圓點展現出3.4萬平方公里的島嶼全貌。

  由於特定地理位置,海南沐浴著熱帶海洋季風,光溫充足,成為植物的生長樂園。去年海南簽訂的農產品銷售訂單達110.3億元。海南的橡膠、胡椒、咖啡等產量佔全國的近一半。

  一直關心海南發展的海南省委黨校副校長廖遜認為,如果海南20年前就著力發展農業和旅遊業,那也就不會走偌大一個彎路。

  事實上,在海南建省之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受海南省委託,為其編制的《海南經濟發展戰略研究總報告》中,曾主張要利用地方獨特資源,優先發展農業和旅遊。

  但該主張在當時的宏大背景中被迅速湮沒。李永春說,當時的海南肩負更重要更沉重的國家使命,才會迫使它選擇一條迅速致富的道路。

  李永春是原海南省第一任省委書記許士傑的秘書,他熟悉海南過往20年的歷史。

  李永春說,在中國與英國談香港問題之前,鄧小平也曾想過台灣問題,不過,台灣方面稱,談統一可以,不過要等大陸經濟趕上台灣再說。

  “如果讓大陸的經濟短時間趕上台灣有點困難,鄧小平當時有這樣的打算,可以先拿海南做試驗,使其全面開放,讓海南和台灣比比。”李永春說,這就是中央決定設立海南特區的一個重要原因。

  鄧小平曾在1984年北京的一次座談會流露出對海南的冀望,“如果用20年的時間把海南的經濟發展到台灣的水準,就是很大的勝利。”

  在巨大的開發熱情下,海南的工業和貿易被給予更多關注,而農業發展淪為次要地位。

  建省那年,國際著名農牧工商公司泰國正大集團曾嘗試在海南發展大型養蝦場。若全部建成,年產值可達12億美元,超過當年省工農業的總產值。由於種種原因,這一計劃最終被取消。

  【自由港誤區】

  憧憬建成“小香港”

  海南曾設想將海關撤出島嶼,實現境外資金、貨物和人員自由進出、交換,未被中央批准

  回想當年,李永春至今都驚嘆海南當初開發時的心胸和氣魄。他說,原海南省委書記許士傑曾有個想法驚動全國,他決定在全省範圍內造香港,在洋浦等地再造幾個“小香港”,使全島成為自由貿易島。

  李永春說,當初有這種想法,是因為國家上下都傾向給海南更多自由許可權。

  1983年2月,國務院連續三次召集院部領導座談,提出給海南多些自主權。次年春節前,胡耀邦視察海南時說,發展海南,不要給“棍子”,給“繩子”。

  在建省的前一年,國務委員谷牧率16個部門會集海口,更是在討論能否使海南成為類似香港那樣的經濟自由區,在經濟上與大陸“脫鉤”。

  於是,原海南省委書記許士傑產生一個大膽設想,把海關撤出海南,搬到湛江。

  “海南沒了海關,就等於成為了一個自由港。”李永春說,那樣,境外的資金、貨物、人員進出就基本放開,貨幣可以自由交換。

  一家美國報紙曾評論說:“若能兌現,確實是破天荒的最特別政策。”

  但此後海南特別關稅區並未獲批。1993年1月,江澤民總書記對省委書記兼省長的阮崇武說,先把洋浦開發抓好,特別關稅區一事不要再提。

  “海南的經濟基礎薄弱,若獲批,進口產業對原有企業會造成大面積破壞。”廖遜說,“就如一個小朋友連走路都沒有學會,就想馬上跑起來,那肯定出問題。”

  即便如此,海南還是獲得了比深圳、珠海更多的優惠政策。

  1988年,國務院先後下發第24、26號文件,其中提到,海南可以自由兌換貨幣;境內投資者自獲利年度起10年內不再補繳所得稅;土地使用權出讓一次性簽約最長70年(深圳等地是50年)。

  一個明顯的區別,深圳特區建制時一直貫徹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政策。而海南可以不提以公有制為主體,允許多种經濟成分並存和競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