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台灣農產品進軍大陸乃必然趨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19 10:48:57  


  中評社香港4月19日電/台灣“農委會”近日決定以總額一千六百萬元新台幣補助台南縣等八個縣,將農產品外銷到大陸等島外市場。“農委會”說,農產品前進大陸是必然趨勢。澳門的澳門日報今日刊載的社論指出,對於一個即將交出政權的政府,這一遲來的消息仍然是個好消息。

  自從國共兩黨舉行兩岸經貿論壇決定協助台灣農產品登陸後,島內許多縣市早已透過各地農會系統,將生產的水果銷往大陸。台灣“農委會”受限於當局政策,始終無法大規模推動。大選後,馬英九宣佈一系列兩岸政策開放措施,在島內產生極好反響,對民進黨政府有很大衝擊。先前曾極力阻止島內水果赴大陸銷售的“行政院農委會”,近日決定以總額最高一千六百萬補助台南縣等八個縣,將農產品外銷到大陸等市場。

  “農委會”表示,農產品前進大陸是必然趨勢,該會一向很鼓勵,但過去因擔心技術外流,才會限制,但並非“全力阻止”。今年初該會即規劃並於近日核定,補助台北縣、桃園縣、台中縣、雲林縣、台南縣、高雄縣、屏東縣及花蓮縣等八個縣,每縣最高兩百萬元,辦理農產品外銷至包括大陸在內的境外各地,各縣市如今都在積極準備中。

  台灣“農委會”的“轉彎”備受矚目。其實,很多事只要對人民有利有益,做就是了,不必要太多解釋,更不必政治炒作。民進黨即使做了在野黨,如果能為台灣前途和台灣人民着想,積極推動兩岸互動交流,一樣可以贏回民心。

  雲林縣積極搶灘,十七日起在澳門舉辦的精緻農特產展銷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備受歡迎。雲林縣長蘇治芬指出,早就規劃雲林縣的農產品進軍大陸市場,在澳門舉辦的展銷活動,就是為進軍大陸做準備。雲林是台灣農業大縣,農漁畜產品豐富,就是苦於外銷市場不暢。現在兩岸交流熱絡,大陸是台灣農產品最大市場。雲林捷足先登,先在澳門試水,馬上就要帶着菠蘿、芭樂、楊桃甚至豬肉、蔬菜上北京,搶佔奧運商機。全台其他七縣市也即將推出最具特色的農、畜產品,希望盡快成功登陸。甚至台灣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也為養豬戶請命,期盼馬英九當局不只與對岸談判觀光、“三通”,也要與對岸談豬肉賣往大陸,彌補養豬戶這些年來因玉米、黃豆粉等價格大漲造成的虧損,為養豬戶尋找一條生路。

  與此同時,台灣四百多種小吃、食品、水果彙聚旺角,再度在香港掀起一股美食旋風。這次“台灣美食節”展售的產品,包括台式醬油、醬菜、果醋、烏龍茶、啤酒、滷味、手工餅食、牛肉麵、五縠米、水果等十大特產達四百多種。除了現成的台灣食品,顧客還可品嘗小食攤檔即場製作的台式小食,回味台北士林夜市式的台灣地道風味。

  社論指出,顯然,港澳兩地的展銷活動,都是為了台灣農產品進軍大陸搭橋鋪路。今後,兩岸實現“三通”,交流渠道更加直接暢通,台灣農產品運銷大陸就更加不成問題。雖然目前台灣農產品銷大陸政策仍未開放,未來若能真正直航銷往大陸,運費與時間至少節省一半,今年的總出口值可能再成長百分之七,這當然是廣大台灣農民的福音。台灣“農委會”一位官員說,去年水果銷陸產值就有一百九十六萬美元,比四年前高出將近六倍;去年茶葉登陸的產值也達一百一十六萬美元,今年、明年更加看好。

  目前,大陸改革開放不斷發展,台灣的主流民意也希望兩岸不斷加強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社論表示,兩岸相互借鑒、學習,加強溝通,有助於打開新的局面。胡蕭會之後,台灣島內熱氣騰騰,各界都在期盼兩岸交流暢通無阻,特別是台灣向有優勢的農業,面臨一個難得的對外發展良機。人們誠摯希望,為了台灣人民的利益,台灣政壇台上台下,從此擯棄意識形態紛爭,共同推動兩岸交流,不要再互相掣肘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