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面對漫漫在野路 民進黨人仍十分冷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0 11:01:15  


  中評社香港4月20日電/高雄市長陳菊、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日對於民進黨檢討會議的失望,正是民進黨支持者和社會大眾此刻的心情,民進黨人顯然仍未徹底覺醒! 

  中國時報今天特稿指出,民進黨最後一場敗選檢討會議,以黨公職成員為主要與會對象。面對危急存亡之秋,黨公職成員理應全程參與,結果一向好發議論的黨公職卻意興闌珊、到場者有限。不只陳水扁缺席,連執政縣市長、廿七位“立委”也未全員到齊,行政團隊成員亦不過小貓兩三隻;更有人一整天未與會卻又在最後聽取分組結論時發言表示“對結論有意見”。 

  這個黨到底是如何敗的?又要如何站起來?看來,民進黨人仍十分冷漠! 

  再者,檢討會議分組結論報告中的枝節問題竟意外挑起黨內最敏感的政治神經,與會者罔顧會議主席柯建銘的善意疏導,甚至忘記了整場會議的重點,讓檢討會差點“開花”,黨內裂痕之深、互信基礎之薄弱,可見一斑。 

  其實,昨日整場檢討會分組所做結論頗有可取之處。例如大家均肯定民進黨堅持“清廉、勤政、愛鄉土”的價值沒問題,而是在執政論述、策略等實踐層面和核心價值出現落差;並已體認民進黨標舉的台灣主體性主體性,應是包容、接納、擴大的路線。 

  又如與會者均有建立清廉形象,落實黨內紀律制度共識;同時與會者也在黨內初選制度檢討中達成廢除排藍民調的共識;並確立未來民進黨延續過去執政經驗的在野監督角色,更做出提早為全面性選舉規劃提名人的結論。 

  審視擴大檢討會的各項結論,其實與會者對於民進黨的病灶和執政八年失敗的根本原因,均有相當的體認和共識。只是“知易行難”,民進黨人面對未來邈不可知的漫漫在野之路,是否真得有大夥兒必須同聲一氣,一起腳踩土地、深耕鄉里、埋鍋造飯的心理準備?全黨上下唯有真得切實體悟,才有可能距離從敗選廢墟站起的一天更近一些。 

  民進黨要如何從敗選的廢墟中站起來?恐怕還有一段漫長的路程要走。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