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搶占太空優勢 評中國發展跨大氣層航天運載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1 14:13:28  


中國國産轟6戰機機腹加挂一種新型航天飛行器。(資料圖)
  中國航天技術在“神舟”之後又勝利完成了“嫦娥奔月”的壯舉,標志著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達到了新的高點,而在網絡圖片中出現的空間飛行器模型又展示了新的進展。圖片中挂載在轟6機身下的航天飛行器模型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該飛行器前端爲卵型頭錐,帶有翼面的柱形機身尾部安裝有單發發動機噴口,噴口外形特點類似于典型的火箭發動機。該模型在整體設計特點上與國外發展的航天飛機比較接近,如果情况屬實,可以認爲中國航天技術已經由火箭向跨大氣層飛行器發展。

  航天飛機與空天飛機

  跨大氣航天運載器通常指航天毽機和設計中的空天飛機,單級人軌火箭雖然在理論上也能够滿足重複使用的要求,但是前兩者在使用靈活性上要比後者更有優勢,所以國內外航天,航空技術人員非常重視發展高性能航(空)天飛機。空天飛機和航天飛機作爲可重複使用航天器屬于航天運載器的尖端技術,也是國內外長期投入很大力量和資源開發的先進技術。中國設計可重複使用航天運載器是繼載人飛船和探月衛星後的新成就,體現了中國航天技術已經開始由積累和探索向大規模發展方向進步的趨勢。

  航天飛機是目前跨大氣層飛行器中真正達到實用化標准的機型,空天飛機則是束來發展趨勢和技術方向。很多介紹空天飛機的文章中都强調其在大氣層外的軌道靈活性優勢,幷且被認爲是兼具飛機和運載火箭兩方面優勢于一體。但是,用來擔負大氣層外飛行的空天E機在使用上幷不能像飛機那樣方便。空天飛機雖然在技術上確實能够在太空中靈活調整軌道,但是大氣層外的近地軌道在人類長期的宇航活動中已經充斥了大量人造飛行器及殘骸,這對其在大氣層內和近地軌道的使用存在很大的影響。因此,認爲航(空)天飛機可以隨時把載荷送上太空的想法至少在目前還是不現實的。

  因爲發展航天飛機是需要强有力的航天、航空、材料、動力和氣動設計作爲依托,所以現在具備生産實用型航滅飛機能力的國家只有美國和俄羅斯。美國航天飛機雖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過灾難性事故,但仍然是現有航天器中最有效的運載工具。前蘇聯發展的“暴風雪”航天飛機在基本設計和技術上與美國類似,不過解體後惡劣的經濟條件使現在的俄羅斯失去了維持航天飛機發展的能力,只是其航天科研和生産基礎還具備必要時可恢複研制航天飛機的能力。歐洲航天局的“赫爾墨斯”和日本的“希望”都屬于小型低成本航天飛機,目前都只進行到模型試驗階段,距離真正達到實用化標准還有較大的距離。空天飛機的設計中,x一30,33和“桑格爾”在技術上非常先進,但現有技術條件下完成這樣先進的項目存在較大的困難,國外空天飛機的應用技術總體上還處于早期探索和驗證階段。

  空天飛機和航天飛機這類可重複使用航天器因爲要滿足運載器往返需要,在可以携帶的有效載荷上必然要低于一次性的運載火箭。但是可重複使用航滅器在理論上除了燃料和必須消耗品(防熱材料)外,構成制造和使用成本主體的運載器本身却可以完全重複利用。空天飛機是現有航天飛機的整體技術進一步提高後的必然結果,空天飛機與航天飛機同樣用來滿足高密度宇航飛行的任務,空天飛機依靠低成本和高靈活性,可以取代運載火箭甚至是航天飛機,爲宇航運輸提供反應迅速和單位載荷成本更低的跨大氣層運載工具。

  動力裝置是技術關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