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燕趙都市報:誰也不可能阻擋中國大國崛起之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1 15:45:22  


  我們不能不關注別人怎麼說,怎麼看,但更重要仍然是“走自己的路”。中國正在騰飛,大國就應該有大國的氣度,要坦然地面對各種批評與讚譽。

  在對西方媒體肆意歪曲報道中國的憤怒以及“抵制家樂福”的一呼百應中,公共輿論悄然走上了冷靜與理性。新華社一篇以《建設好國家是表達愛國熱情的最好方式》為題的報道,成為20日各大網站的頭條。報道指出,做好本職工作的行動,把我們的國家發展好、建設好,是表達愛國熱情的最好方式。對於家樂福事件,報道援引一位重慶賣報青年的話說:“中國人可以抵制家樂福,法國人也可能抵制中國貨,這對兩國都沒有好處。”同樣在20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愛國主義如何更有力”,提出“作為公民,我們有責任冷靜理智地表達愛國熱情,合法有序地表達愛國意願,以做好本職工作和刻苦學習的實際行動,維護一個有利於中國和平發展的環境。”

  “抵制”是一把雙刃劍,只能讓握著它的人雙手流血。中國兩家最權威官方媒體不約而同的勸解與疏導,所表達的無非是“理智”二字。如老子所說,“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最理智才最有力量,無理性則無前提。愛國無錯,愛國可敬,但是面對繁復與紛雜,我們更需要直面自身最真摯的需求,因此,愛國行為最終能否為國家的長遠發展贏得空間與時間,成為愛國必有的理性所在。理性不是對愛國主義的放棄,只表示有理有據有節,不至成為那個被激怒的“對手”。這亦是人民日報文章所提出的,越是在國際形勢複雜的時候,越要讓世界看見,今天的中國,正在有條不紊地發展自己,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和幹擾。

  “讓世界看見”,這很重要。因為對於正在崛起的中國而言,它必然地置身於全世界關注而且挑剔的目光之中。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謎,一個‘非主流’國家,沒有參與世界經濟的盛宴。現如今它已成為所有分析、評論和報道的焦點。”法國人若澤﹒弗雷什在其所著《中國不笑,世界會哭》一書中這樣指出,“中國確實是一個超級經濟強國,正在世界懷疑的目光下崛起。”藏獨事件並不是中國第一次遭遇被懷疑與被歪曲。當中國以自身的發展為世界貢獻出巨大的機會與市場,並以極大的善意致力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之時,也始終伴隨著一些爭議、懷疑甚至仇視。從“黃禍論”到“中國威脅論”,從“中國制造”到毒餃風波,從排華事件到對華制裁,盡管這些因素並非主流,卻無不表明中國正越來越多地被置於某種“放大鏡”下,因此也成為國人不得不予以關注的現實與環境。

  中國不可能“抓住自己的頭發離開世界”,獨謀發展。在一個全球化時代及高風險社會,中國如何在這樣一個利益糾葛、意識形態多元,各種政治勢力暗中角力的世界中自處,如何在世界的挑剔中良性成長,如何更加理性和智慧地表達自身和平發展之良願,在堅定地傳達與捍衛自身基本價值,維護民族的尊嚴與利益的同時,也恰如其分地表達自身的訴求與立場,已是一種現實的考驗,更是中國之成為大國必須做好的功課。中國正在成為一個全球矚目、舉足輕重的大國,但是,中國更需要成為一個獲得廣泛價值認同的大國。在這方面,有人說過:“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不會成為一個大國。”斯言誠哉,值得深思。

  說到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對國民愛國理性的吁陳,實則也表明一個大國所應具有價值體系中,對國民理性精神的建構不可缺失。這種理性精神,不僅需要在具體地落實愛國熱情過程中,“維護好國家的根本利益、核心利益”,並充分認識到國家不可能在對抗中發展,更需要徹底拋棄一種極端民族主義以及某種“受害者心理”,保有一種普世的文明與價值觀念,擁有一種權利的自信與尊嚴;並以此為前提,保持一種獨立、清醒的判斷,不脅迫,不盲從,更不被利用與誤導。只有擁有更為理性、篤定的國民,大國之價值才可能堅定,大國之地位才不可撼動。

  我們不能不關注別人怎麼說,怎麼看,但更重要仍然是“走自己的路”。正如“俄羅斯之聲”的編輯瓦羅佳曾經說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煩惱。美國和法國總統不也到處遭遇抗議嗎?中國正在騰飛,大國就應該有大國的氣度,要坦然地面對各種批評與讚譽。一個大國,絕不可能指望只在掌聲中前進,它只能在別人的挑剔聲中走自己的路。”誰也不可能阻擋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但與此同時,中國也需要學會在別人的懷疑與挑剔中成長。(來源:燕趙都市報;文:楊耕身)


    相關專題: 拉薩打砸搶燒事件,抗擊藏獨破壞聖火傳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