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早報:馬英九當選後的台美中關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2 11:41:04  


  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馬英九當選還不到一個月,台美中三方的關系出現了一些令人欣慰的變化,但同時也有一些隱憂,值得注意。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刊登台灣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教授陳一新的文章說,首先,可喜的是,美中兩國在促進兩岸談上顯然非常積極。布什與胡錦濤在電話中高度贊揚“九二共識”,認爲該項共識是未來兩岸複談的關鍵。事實上,胡錦濤今年重申“胡四點”時,就已指出“只要台灣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對話和談判即可恢複,不僅可以談我們已經提出的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和建立軍事互信、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份相適應的活動空間、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的框架等議題,也可以談在實現和平統一過程中需要解决的所有問題”。

  兩岸複談可分六階段

  其次,國務院台灣協調處處長史伯明提出美方對兩岸的“五項期待”:一、美台關系回歸正軌;二、台灣强化軍事防禦;三、中共降低軍事威脅;四、中共尊重台灣的國際空間;五、兩岸展開實質對話。接著,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拜訪馬英九時,建議兩岸對話可分三階段發展,第一階段先處理包機議題,第二階段在經濟、貿易、投資等經貿合作事項更開放,第三階段再觸及兩岸和平協議、减少軍事威脅與參與國際組織等敏感議題。

  第三,在當選後的幾場國際記者會上,馬英九表示兩岸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下可暫時擱置主權爭議,不必透過特使,讓海基會與對岸海協會直接就兩岸經濟問題與政治、和平等敏感問題展開談判。在“活絡模式”之下,馬英九希望與對岸一起推動兩岸“互不否認”與“兩岸共同市場”。

  綜合美中台三邊的看法,未來兩岸複談也許可以分以下六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兩岸直航與三通的問題;第二階段是兩岸經濟、貿易、投資等問題;第三階段是談“兩岸共同市場”與台灣參與亞細安自由貿易區的問題;第四階段是兩岸就“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份相適應的活動空間”之問題展開談判。第五階段是有關兩岸和平協議、减少軍事威脅、建立軍事互信的談判,也是美方所認爲非常敏感的議題;第六階段是有關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也是政治敏感度最高的問題。

  文章指出,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有關兩岸直航、三通、經濟、貿易、投資的談判,只要雙方有誠意解决,問題應該不大。不過,由于以下一些因素,兩岸關系的改善會發展到什麽程度,仍令人憂心。

  第一,胡錦濤有關兩岸關系的講話,頗爲合情合理,對台灣人民有一定的說服力。但是,他的指示一旦落實到執行層面,外交部、國防部、國台辦對“一個中國”、“一中各表”、“九二共識”的理解,不是認知不同,就是內外有別。

  第二,中國軍方長期反對美國與其他國家軍售台灣,但是如果台灣沒有足够的國防,就不會有足够的信心與大陸談判。但要大陸軍方在短期內改變態度,也絕非易事。

  美國的態度是瞻前顧後

  第三,北京長期對台灣外交與國際組織打壓的心態,也很難在短期內調整。因此,兩岸談判很可能卡在第三階段“兩岸共同市場”與台灣融入東亞經濟整合過程的問題,而僵持不下,更不用說第四階段兩岸談判有關“互不否認”、台灣參與國際社會,以及其他政治敏感度更高的問題。

  第四,兩岸談判固然需要北京的合作與配合,但也需要華府的表態與支持。然而,迄至目前爲止,美方的態度顯然令人失望。華府在促談的同時顯得既無决斷力,又處處瞻前顧後。“五項期待”外加“兩岸對話三階段”,在于顯示美國對兩岸複談迫不急待的期盼。但是,薄瑞光却堅稱美國不作兩岸調人,只“在場邊加油”,顯示美國既想促談又怕卷入兩岸紛爭的樣子。

  第五,美國的瞻前顧後多少也影響其對馬訪美一事的判斷,左考慮,右考慮,任由華府謠言滿天飛,官方就是不願證實。馬英九强調北京不反對他訪美,胡錦濤也歡迎蕭萬長參加博鰲亞洲論壇,但美方却對馬訪美一事遲遲未决。其中凸顯的一個問題就是,在兩岸關系行將快速改善之際,美國究竟何去何從? 

  第六,透過“蕭胡會”與博鰲論壇的參與,蕭萬長已經成功地代表台灣向全世界發聲。如果馬英九也能在就職前踏上日本領土,而美國仍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則長此以往,華府不無可能會在兩岸改善關系與東亞經濟整合的過程中逐漸成爲“局外人”。

  文章表示,無疑,馬英九執政後的大陸政策多少會影響美國在台灣與亞太地區的利益。美國最大的問題就是,盡管鼓勵兩岸複談,但一旦兩岸行將改善關系,華府又不知如何面對此一發展。與其瞻前顧後,美國不如在兩岸快速改善關系與台灣融入東亞經濟的過程中,扮演主導、推動與監督的角色,共創三贏的榮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