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晚報:“博士內閣”有優勢也有侷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2 15:30:12  


  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準“閣揆”劉兆玄公布了第一波“內閣”名單,不出所料,大部分為“舊政府”時代的精英官僚出身。有人讚美是行政資歷豐富的“博士內閣”,有人批評是“舊瓶裝舊酒”。

  社論指出,這兩種說法都對,也都不對。“舊瓶裝舊酒”沒錯,但舊酒不一定不好。“博士內閣”也沒錯,但博士不一定是好官。這兩種迷思都必須打破,才能讓所謂的“舊官僚”激發出新氣象。

  “博士內閣”的說法早已有之,那是國民黨執政後期實施精英政治的高峰,“內閣”裡隨便數數就有一、二十個博士。博士雖是榮銜,但也可能落入“百無一用是書生”之譏,尤其博士的精英心態容易和人民產生距離。當年從李登輝到郭婉容都以動輒“諄諄教誨”而知名,連戰始終不易和草根平民親近,陳履安、錢復等人也從未褪去“公子”氣息。這些接受留學教育的知識分子國際觀強,本土觀卻未必;帶領台灣衝向現代化,卻也產生未能探索社會底層需求的隔閡。國民黨成就經濟奇蹟,最後還是丟了政權。

  社論說,民進黨挾草根氣勢上台,過去八年的情景歷歷在目,不待下台即已令人不堪回首。但這種對比於台灣政治發展毋寧是件好事。社會體質和民眾視野經此“上沖下洗”,朝野重新認知什麼樣的人才是“好官”的材料。

  這一波的新閣人選重點應不在博士幾人,而是為官者能否保持視野高度,又能放下精英身段。值得注意的是,蕭萬長、江丙坤、毛治國等是公認的官場幹才,不論博士與否,其實是傳統官僚體系一步一腳印走過來的資深文官。這是國民黨過去按部就班為文官體系培養人才的最大資產,可惜中斷於民進黨執政,也使這批退役老兵不得不重新上陣。新政府最該擔心的不是第一階段檯面上人選是否“廉頗老矣”的問題,而是能否趕得及讓新世代的人才培養歷練,及時接棒。

  社論說,領導人須高瞻遠矚,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則須腳踏實地。今日民間人才充斥,隨全球化潮流奔馳向前的腳步,常令公務員相形之下變成落伍者。博士既非萬能,老酒也可能香醇,新政府應自我惕勵追上民間的需求,才不負人民的千斤重擔之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