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早報:美國內外時局的兩個“未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3 10:55:49  


  中評社香港4月23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刊登北京國際問題學者任鴻飛的文章指出,今年的美國總統選舉預計將是美國曆史上最有看頭的一次。有人說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初選因爲一時處于膠著狀態、難分勝負而將導致民主黨分裂。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拖延一段時間不分勝負,幷非完全是壞事情。

  同時,許多議論認爲美國將在七、八年內都不能從中東困局中自拔。這也未必。如果政策得當,政府明智,美國的中東困局未必持續很久。

  民主黨未必分裂

  民主黨資深參議員萊希3月28日呼籲希拉里主動退選,以免破壞黨內團結。他說兩人這樣爭下去,反而有利其他黨派參選人。民主黨主席迪恩也表達了相同顧慮。而退出總統競選的民主黨前國會參議員愛德華茲則立場中立,對兩名競選人均公開贊揚。克林頓當然支持他的夫人,指出萊希勸希拉里退出預選是因爲希拉里“可能取勝”。

  民主黨內的“分裂”擔憂是否有些過度?是否黨內兩强相爭就會打不過麥凱恩?實際局勢的發展也可能是另外一種局面。民主黨內一些人士或許會犯錯誤,跟風的媒體更是如此。而對這種說法,奧巴馬很不以爲然。

  希拉里在賓夕法尼亞州競選的同時,近期又到印第安納州展開競選活動。她駁斥了要她退出的呼聲,誓言將在初選中力戰到底。她還指出,她的丈夫、前總統克林頓當年一直到6月份才贏得提名。希拉里是個强勢厲害的競爭者,顯然相信自己是最佳候選人,也是最佳總統人選。

  民主黨兩强在初選中的爭奪,可以充分展示民主黨主張,展示個人優勢和魅力。

  文章說,從客觀事實看,時間對布什政府主導的伊拉克局勢不利,經濟情况未必好轉。布什政府將繼續拖麥凱恩的後腿,而麥的外交政策本質與布什類似,尤其是在伊拉克、阿富汗、反恐政策等核心問題上與布什無异。在選前,失望的部分選民還會選擇固執的麥凱恩嗎?他們會讓美國的子弟繼續在子虛烏有的戰爭理由下無謂送死嗎?美國的民衆已經醒悟了。

  而麥的內政政策尚不明朗,年齡和戰爭經驗或許表現爲一種沉穩,但現在的美國可能不需要一個咄咄逼人的强硬總統,因爲美國已因此吃盡了苦頭。在總統出風頭、民衆墊背方面,新保守主義已經攪亂了民衆,美國需要一個全新的、多邊的、合作的、穩健而知進退的新總統。民主黨兩强爲什麽這樣有魅力,已經表明民衆的變革訴求。

  一旦决出參選人,民主黨將全力以赴支持,現在的兩個競爭者很可能將作爲正副總統搭檔。從種族因素、實際經驗以及選民後期的慎重等因素看,希拉里可能成爲第一參選人,奧最終選擇成爲搭檔的可能是存在的。這將是民主黨的最佳組合,也是美國劃時代的政治風景。至于民主黨的一些選民可能會改投共和黨,這不足奇怪,松散的美國選舉政治從來如此。反過來看,共和黨內部許多溫和的選民和政要已經對政府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他們支持民主黨參選人的可能同樣很大。

  中東困局未必持續太久

  文章指出,從伊拉克撤軍就導致地區局勢大亂、天下大亂?這恐怕是經不起推敲的。不遠的曆史上就有這方面的有力例證。20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艾森豪威爾、尼克松(尼遜)分別果斷從朝鮮、越南撤出,朝鮮、越南局勢大亂了嗎?美國的利益嚴重受害了嗎?沒有。實際上,美國避免了更多無謂的傷亡和戰爭花費。

  今天,美國下届政府如果以二、三年時間從伊拉克撤軍,與伊朗改善關系,在伊拉克周邊國家保持適量駐軍進行威懾,修補與伊斯蘭世界的對立關系,則伊拉克局勢有望好轉。這不但不會損害美國利益,反而會拯救美國的戰略利益,同時也將增大美國的全球運籌空間。所以,美國未必會長期陷在伊拉克和中東困局,關鍵看新總統的智慧。

  一些媒體和分析人士喜歡跟風,但最後結果往往都相反。比如,在美國打擊伊朗問題上,許多文章一直鼓噪要打,四年來喊打聲不斷,但布什政府却一直沒有打,布什本人反而幽默地警告記者們:不要試圖誘導他犯錯誤。

  再如,九一一之後,美國反恐戰略勢如破竹,全世界都認爲美國勢不可擋的霸權時代來了,但美國恰恰在中東陷入戰略困境。

  一些民主黨大佬要希拉里退選,其實說明他們不希望她上台,也說明她是有可能、有能力贏的。至于不斷公布的民調,則是真真假假。尤其在膠著的拉鋸狀况下,民調常常不足爲據,聰明的觀衆不會被迷惑。


    相關專題: 美國總統大選 初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