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制造公關難題 美想借軍火船離間中國和非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4 11:20:35  


  中評社香港4月24日電/中國到津巴布韋的一艘普通的軍火船連日來被西方媒體炒得沸沸揚揚。2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由于無法按計劃接收,中國遠洋公司正考慮將貨物“原船運回”;隨後,美國國務院也發表聲明說,美國已經要求中國撤回運往津巴布韋的軍火船,並停止向“日益孤立”的津巴布韋運輸其他武器裝備。在這次事件中,不少媒體都突出了美國對南部非洲幾國的影響力,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爲,這次事件的背景較爲複雜,美國不過是機緣巧合地抓住了一次“機會”,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的影響力在非洲大增,同時,中國在非洲的形象也不會因此受到打壓。

  美國加緊施加壓力

  環球網引述法新社22日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湯姆•凱西當天說,美國已經要求中國“停止再向津巴布韋運輸其他軍火,幷在可能的情况下將這艘軍火船撤回”。凱西說:“我們認爲,在目前津巴布韋遭遇政治危機的時刻,任何國家都不應該增加對該國的武器運輸。”

  報道說,此前,美國情報機構不僅一直監視這艘船的行踪,還要求安哥拉以及包括南非、莫桑比克和納米比亞在內的津巴布韋其他鄰國不要允許這艘名爲“安岳江”號的貨船停靠幷卸貨。

  另據南非《星報》23日報道,美國特使、負責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弗雷澤已于當日飛抵南非,將與南非政府進行高層會談,討論津巴布韋的大選及國內局勢,而中國軍火船一事也是他此行最爲關注的問題之一。

  非洲多國不想引火燒身

  由于這船軍火是正常雙邊貿易的一部分,聯合國也幷沒有針對津巴布韋的武器禁運,西方媒體在指責中國的時候,更多地將這一事件扣上“中國支持津巴布韋政府”的帽子。美國《波士頓全球報》23日說:“一艘爲暴君穆加貝提供武器的來自中國的軍火船,因遭到碼頭工人的卸貨拒絕,在南部非洲沿岸港口駛來駛去。” 最後,報道更直接指責中國“爲什麽要和這樣一個政治匪徒站在一起?”安哥拉新聞社23日則報道說,津巴布韋政府品嘗到了被國際社會孤立的滋味,其鄰國紛紛阻止一艘中國軍火船運輸軍火至津巴布韋,以防止穆加貝將這些軍火用于對付反對派。不過,報道也强調,他們都受到了美國在背後的壓力。

  納米比亞政府和安哥拉政府一直是津巴布韋執政黨非洲民族聯盟及現任總統穆加貝的忠實盟友。分析人士稱,正是美國在背後施壓,使兩國不得不拒絕軍火船靠港,以免引火燒身。

  美國在非影響力沒有那麽强

  實際上,美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幷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麽强。美國在非洲曆史上沒有一塊殖民地,對非洲、尤其是黑非洲的影響力不如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而且,非洲民間反美情緒也較强烈,許多國家對美不得不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美國“非洲司令部”成立多時,至今沒有一個國家肯接納就是一個例子。與此同時,此次南部非洲四國如此爽快答應美國不讓中國軍火船停靠,其實也與他們對津巴布韋目前局勢的不滿有關。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非洲問題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與津巴布韋的軍火生意是正常的商業行爲,軍火船在津巴布韋政治敏感時期抵達只是一種巧合,是履行合同的結果,對于軍火船抵達時間與津巴布韋局勢的巧合,中方的敏感性不强,而美國恰恰利用了這一機會,立刻開展國際公關,向津周邊國家施壓,希望借此機會打壓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不過,這種偶然的個案幷不能對中國在非總體形象構成打擊。

  隨著索馬里事件、尤其“9•11”事件的發生,美國出于全球反恐戰略考量,已經開始重新重視非洲。目前,美國主要通過軍事援助、經濟和糧食援助和財政支持對非洲施加影響。美國一些公司,尤其是石油、礦業等公司在非洲的經營,也是影響力的重要部分。此外,由于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兩個對非洲援助的大戶,受美國控制很深,其對非洲各貧困國家的間接影響力也不容忽視。就在4月14日,美國總統布什剛剛宣布,向非洲提供2億多美元的緊急食品援助。此次傳聞受到美國壓力的四國中,南非、安哥拉礦産品最大市場爲美國,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兩個窮國又依賴國際援助和貸款,出于自身需要而買美國的面子,也不難理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