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迎奧運聖火 旅日華僑華人留學生總動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4 10:14:51  


全日本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李光哲(右)與贊助留學生前往長野聲援奧運聖火的傳遞新華僑企業家呂娟(中)、中國留學生火炬傳遞手張畢(左)的合影。
  中評社香港4月24日電/《日本新華僑報》報道,連日爲組織留學生和華僑華人前往長野迎送奧運聖火的全日本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李光哲已經不知道有幾天沒有睡好覺了。自從4月14日與日本新華僑華人會一起發出倡議書,呼籲組織2000名留學生、華僑華人共同前往長野迎送聖火以後,他就遇到了難處。

  難處之一是車輛出現了問題。李光哲需要40輛大巴。本來,租賃一輛觀光大巴從東京到長野是6萬日元。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平常四處攬客的觀光大巴公司,突然把價錢抬高了,先是抬到一輛出行24萬日元,接著抬到一輛出行需要32萬日元。接下來又表示,不管給多高的價錢,都沒有車了!開始的時候,李光哲預定下來14輛觀光巴士,可是有5輛打來電話說是不去了。

  難處之二是經費出了問題。原來預定好參加者每人要繳納2000日元,但這只是交通費的預算。現在,租車費漲了,需要交的定金也漲了,還需要一切其他的費用,怎麽辦呢?

  難處之三是用具出了問題。這個活動還需要數量衆多的中日兩國大號國旗、手持中日小國旗、大小奧運會旗、奧運T恤衫、橫幅、看板等,這些宣傳用品亟需解决。

  李光哲徹夜不眠,嘴中生泡。但是,他幷不是在孤軍奮戰。許多華人打來電話,有的捐款,表示心意,有的說自己要開車去,同時可以捎上幾個人,有的問有什麽力氣活可幹,表示“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還有不少日本人也打來電話,願意在經濟上給予支持。

  一位名叫李翔的小夥子,讓李光哲感動了。在日本一家觀光公司工作的李翔,平常在接團的時候沒有少與巴士公司打交道。他知道許多觀光巴士公司把今後發展的“前(錢)途”寄托在來自中國的游客上。于是,他就利用自己的“人脉”,找到3家專門接待外國游客的觀光巴士公司,給他們講北京奧運會的意義,在打動他們以後,先是幫助解决了10輛大巴,很快又幫助解决了10輛大巴。2000人的長野之行終于有了“行”的工具。

  日本新華僑企業——太陽升集團總裁呂娟更是用獨特的方式在出力。當她得知需要2000件奧運T恤衫時,立即給李光哲打電話,表示願意提供。當得知經費發生困難時,她沒有說什麽。4月21日,全日本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的募捐帳號上出現了100萬日元的進帳,署名是“一個老留學生”。李光哲會長立刻到銀行去查帳,結果發現捐款者又是呂娟。

  看到這筆捐款,李光哲感動了,不僅僅因爲這是一筆最大的捐款,更因爲從中看到了新華僑的力量,看到了一位新華僑對祖國、對華僑華人、對留學人員、對北京奧運會的一顆心!

  4月23日下午,李光哲特意邀請長野奧運聖火唯一的中國留學生火炬傳遞手、東京海洋大學博士生張畢,還邀請了幾位連日來追訪他的日本媒體的記者,一起來到呂娟的公司。

  看見當代留學生,呂娟也很激動,她講起當年自己在日本文化女子大學讀書的情景,講起自己心中永存的“留學生情結”。面對日本記者的一串串提問,呂娟微笑著反問:“你們還記得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嗎?”看著日本記者臉上的愕然,呂娟滔滔不絕地說道:“那是日本戰後複興的標志,是日本經濟崛起的標志,是日本民族在戰後揚眉吐氣的標志。只要還記著這些,日本人就應該明白中國人爲什麽看重這次北京奧運會,爲什麽希望和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國一起搞好北京奧運會。”

  掌聲,一片熱烈的掌聲。李光哲打開一面寫有“點燃激情,傳遞夢想”的黃色旗幟,請“老留學生”呂娟在上面親自簽字。29歲的中國留學生火炬手張畢代表留學生感謝呂娟。日本幾家電視台的記者則把鎂光燈高高地舉起。

  留學生,新華僑,旅日中國人,共同在爲迎接奧運聖火而努力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