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透視美軍核武庫 加大中國目標覆蓋已數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4 14:36:09  


核爆形成的蘑菇雲。(資料圖)
  美國核武庫,一個神秘而又屢屢現諸報端的話題。一方面,美國核武庫意外不斷,轟炸機携帶核導彈飛越大半個美國,洲際彈道導彈引信被當成電池運至台灣,備受矚目的新聞事件已使得國防部長下令清查;另一方面,人們又從未真正了解這個足以毀滅地球數次的强大力量。 

  這里,我們發布一篇來自國家權威刊物的美國核力量報告,供軍事愛好者參考,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過去的一年是美國核武器發展重要的一年:2007年,盡管核武庫的削减在繼續,美國15年來第一次重新啓動了小規模核武器生産;核武器管理出現嚴重安全事故,核彈頭被空運橫穿全國;國會否决了政府的新彈頭研制計劃,幷要求其對美國核威懾政策和戰略重新進行仔細的評估。 

  2002年,美國與俄羅斯簽署協議,到2012年底將"作戰部署狀態"的戰略核彈頭削减到1700至2200之間。到2007年底,美國已經完成了該協議——《莫斯科條約》(也叫《削减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簡稱SORT)——全部義務的一半多。遵照條約的規定,美國一直在削减洲際彈道導彈(ICBMs)和核巡航導彈,但也一直在調整彈道導彈戰略核潜艇(SSBNs)的部署。 

  到2008年1月爲止,估計美國核武庫中共有大約5400枚核彈頭:其中作戰部署狀態約4075枚(包括3575枚戰略和500枚非戰略彈頭);另有1260枚掌控在快速反應部隊手中或存儲備用。美國政府于2007年12月18日聲明,到2007年底將總共削减"將近50%"的核武器,因此,在2006年底存有約10550彈頭的基礎上,國防部從核武庫中移除了5150枚彈頭以備拆解。到2012年,美國將再削减15%的彈頭,使核武庫中彈頭的數量保持在4500枚左右。 

  對如此多的核武器的需求源自于2002年6月28日喬治·W·布什總統簽署的《14號國家安全總統訓令》(National Security Presidential Directive 14)和時任國防部長羅納德·拉姆斯菲爾德于2004年簽署的《核武器使用政策》(Nuclear Weapons Employment Policy)。《核武器使用政策》聲明:“美國核力量必須能够,而且被認識到能够,摧毀那些重要的、潜在的敵對領導者最看重和會依靠來在戰後世界達到它的目標的作戰和輔助作戰的設備和能力。”

  此指導文件體現在軍事上就是自2004年10月生效的國家級核戰計劃——《05版8044作戰計劃》。該計劃與冷戰時期的《統一作戰計劃》不同,因爲它包括“一系列適用于更多樣的戰爭場景的計劃幷在更多樣的沖突中,提供更靈活的選擇以說服盟友,勸阻、嚇止和——如果必要的話——打敗敵人”。《統一作戰計劃》也包括一些具體可行的、基于戰爭場景的打擊地區政權——包括北朝鮮和伊朗——的作戰方案。這些作戰方案最初是加到2003年3月的《03版8044作戰計劃》的。 

  洲際彈道導彈(ICBM)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