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日本掀起“一杯奶强壯一個民族”運動,而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又讓日本體育開始實現從競技體育到國民體育振興的轉換。事實證明,上述做法功垂後世。到了上世紀80年代,日本18歲男女平均身高分別達到170.8厘米和157.8厘米,已經高于我國。數據顯示,二戰後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增加了12厘米。
“可以說從1964年東京奧運會之後,我們才知道體育運動是怎麽回事。在學校,老師告訴我們體育不單是幾個運動員得獎的事情,因而要求所有同學都參加鍛煉,體育運動得以普及。我們開始認識體育,包括競技體育和全民體育。”東京2016年申奧委員會企劃部經理高穀正哲說。
記者了解到,1964年東京奧運會後,爲了推動全民鍛煉,日本出台了一部《體育振興法》,其中最核心內容就是《關于增進國民健康和體力對策》,融合西方的法治精神和東方的國家主義,以法令的形式硬性規定了全民鍛煉日、學校體育課時和必修體育項目。
在强調體育鍛煉的同時,日本政府也强調學生的營養,早在1954年,日本針對中小學生午飯專門出台《學校營養午餐法》,實行全國統一配餐。“戰前日本人以大米和泡菜爲主,很少吃蔬菜和魚。戰後20年,日本食品生活改善得很好,日本人喝牛奶的機會多了,攝取肉、魚和蛋白質的機會也多了,尤其在學校,小學生和初中生都享受營養午餐,我們稱爲‘給食’。高中午餐則沒有明確規定,大部分學生從家帶盒飯解决午餐。戰後合理的營養結構成爲國民身高提升的重要因素。” 談及日本青少年身高快速增長的原因,東京秩父奧林匹克紀念博物館的專家伊藤敬體會最深。
曾在國立日本東京學藝大學學習6年,現爲廣州市人民政府特約教育督導員的李偉成先生告訴記者:“在日本,中午一餐統一由學校配給營養、廉價的午餐。有些地方還通過法規規定,學生中午必須在學校吃飯,而且吃飯時間不能超過12時20分。每天吃飯營養配方不一樣,嚴格按照學生身體成長不同年齡層制定不同營養菜單。每天飯食不在量多,而在精。”“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學生午餐價格非常便宜,一至三年級學生每月3200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4日元),四、五年級學生每月3500日元。因爲,厨師的工資、水電等費用均由政府預算支付,學生支付的僅僅是午餐的材料費。對一些困難的學生,學校則免費爲其提供午餐,實際費用由國家和地方財政各支付一半。”李偉成介紹。
伊藤敬先生介紹,日本的營養午餐制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不久,當時的日本極爲貧窮,一些家庭的孩子營養難以保證。爲此,美國占領軍司令部鼓勵日本政府給孩子們提供午餐,這樣至少可以保證兒童發育生長的基本營養。後來,在日本爲營養午餐立法後,它更加普及,家長只交納午餐成本費,就可免去中午爲孩子做飯的負擔。
根據規定,每天中午12時20分學生就開始准備用餐,校長首先要先試吃,對飯菜的質量進行檢查,合格了才能送到各個教室。當然營養是經過調配師嚴格制定的,不管飯菜怎樣變化,牛奶是餐餐不能缺少的。(摘自: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