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大遜預期 李明博747承諾迅速跳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9 09:47:42  


 
  青瓦台的一位相關人士表示:“不會為了實現7%的增長目標而採取推進大規模財政事業或發行國債等人為的經濟刺激措施。我們將努力減少政府支出並通過減稅政策創造新的增長動力。”也就是說,政府將把政策基調放在長期加強體質上,而不是短期的經濟刺激措施。

  人事問題 李明博支持率驟降十多個百分點

  一位韓國民眾形容,李明博剛剛上任,他的接管委員會所製造出來的爭議,已經讓民眾覺得疲憊不堪。其中尤以內閣名單的不當,及委員會部分成員行為不當,最受質疑。

  這個現象不但讓李明博的支持率驟降十多個百分點,後來也影響到執政黨大國家黨的國會選舉結果,只拿下僅僅過半數的席次,不少分析認為接管委員會表現不佳是關鍵因素之一。

  爭議者請辭 人事一變再變

  在內閣名單方面,接管會提出的十五位首長候選人,平均財產卅九億韓元(約一點三億元台幣)。財產最多的是文化體育觀光部長柳仁村,總計一百四十億韓元(約四點七億元台幣)。被韓國民眾戲稱“富豪內閣”。

  而李明博是高麗大學出身,擔任所望教會長老,又是韓國東南部嶺南地區(即慶尚道)出身,所以他的內閣被稱為“高所嶺內閣”。另一個內閣戲稱則是“江富者內閣”,暗喻這些閣員是在首爾江南地區買屋致富。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些首長候選人中,統一部長官提名人南柱洪捲入子女雙重國籍和太太房產投機疑雲,環境部長官提名人朴銀瓊涉及非法取得農地風波,青瓦台首席提名人朴美碩也涉及論文抄襲事件,保健福利家庭部長官提名人金聖二傳出房地產投機及論文剽竊情事。

  這些爭議人物不僅飽受抨擊,部分人士還未通過國會聽證就自動辭職,讓李明博的內閣人選一變再變,嚴重傷害領導人威信,也凸顯整個人事作業的驗證機制出了相當大的問題。這個過程也被比喻為“青瓦台繳了昂貴的學費”。

  分析認為,自許CEO治國的李明博,以其多年來劍及屨及的行動力贏得選民莫大的支持;但他甫上台,聲望已自八成跌至六成,新政府表現顯不孚韓國人民的期待。綜觀李明博的頓挫,主要來自三方面:其一,當初對經濟成長的承諾過高,如今面臨難以兌現的跳票危機。其二,內閣布局及政府施政未盡理想,引發了社會爭議。其三,對朝韓關係評估過於一廂情願,近月朝鮮發動連串挑釁,首爾顯然措手不及。

  首先,李明博當初提出的“七四七”計劃固然迷人,但首需驗證的第一個“七”──經濟年成長要達到百分之七,未上台就發現做不到。而讓韓國經濟進入世界前七強,不僅是李明博最主要的競選訴求,經濟也是他的最大強項;但他一上台,就得把成長率調降為百分之六,而此一目標最後可能仍無法達成。那麼快就得吞回自己的承諾,對李明博而言,自是一大挫折。

  其次,李明博政府組建時,內閣總理和部長連續發生炒地皮及財產申報不實等爭議,因而被譏為“富豪內閣”。兩名部長雖迅即辭職,但政府形象已然受損,也引發外界對李明博“識人不明”的批評。此外,在國會大選中,李明博與執政黨內部在提名過程中歧見頻生,幾乎鬧到分裂,也暴露了其政治能力薄弱的一面。

  第三,李明博一反金大中、盧武鉉的陽光政策,對平壤改採“無核、開放、三千美元”的戰略;對此,朝鮮最近以連續發射飛彈及驅逐官員回應,表現強烈敵意,甚至斥李明博為“叛徒”,已使得朝韓關係一夕倒退。這雖是朝鮮慣採的“懸崖戰術”,但朝鮮半島的緊張情勢,無論如何不利於李明博發展以經濟為主軸的國家治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