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30日電/賴幸媛還沒有上任就引發風暴,國民黨內外的批評就像叢林野火,愈燒愈旺。這些反彈聲音一部分來自意識形態或黨派之私,但更多的是不解馬英九這項人事派令,究竟要傳達什麼訊息?
聯合報冷眼集文章指出,賴幸媛人事任命引發的第一個問題,是馬營操作訊息手段之粗暴,讓人想起陳水扁前腳送走連戰,後腳宣布核四停建的往事。人在大陸的內定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被問道回應時竟然先反問記者消息是真是假?而一手建構“國共平台”的連戰,在北京被問道賴幸媛人事時,更是搖頭不語。
一般相信,賴幸媛與李登輝關係密切,問題是李在兩岸政策上忽左忽右,忽統忽獨,任“總統”時召開“國家統一委員會”,變成台聯精神領袖後又大談“‘中華民國’不存在”。讓人不禁懷疑,馬英九是否也對相同“治國權術”起心動念,打算在“國家”認同問題上打模糊仗來通吃藍、綠選票?賴幸媛,會否正是“另一個馬英九”的執行者?
雖然賴幸媛日前受訪時表示認同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等理念。但嚴格說來,這只是口號,落實到政策,是“承不承認大陸學歷?”“贊不贊成農產品銷往大陸?”“大陸配偶能否在更短時間內取得身分證?”“企業投資大陸上限該不該開放?”
這些問題,台聯和國民黨的主張南轅北轍,馬英九和賴幸媛難道不該對外說清楚,究竟是誰改變了誰,還是誰先前的言行只是一時騙票博版面之舉?
更有甚者,馬英九明明在勝選後宣稱自己是全世界講“九二共識”最多的人,還主張“九二共識是美中台三方的黏合劑”,但賴幸媛被發布“入閣”後卻是說,“一九九二年當時沒有‘九二共識’的名詞,因此將來需要在正式協商過程再加以確認。”有無“九二共識”,“總統”說有,“陸委會”主委說有待兩岸協商確認,這就是尋求台灣內部共識的方式?
微妙的是,新“行政院長”劉兆玄說“陸委會”主委是“總統”大陸政策的“執行者”,令人不得不質疑,為何執政黨裡,完全找不到一個可以執行“總統”兩岸政策的人?是國民黨上下無才無能,還是馬“總統”與國民黨路線有別?更何況這個人事案還沒拉攏到五四四萬人,就已惹毛七百六十五萬支持者,如果馬英九沒有預料到這個結果,未免過於天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