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巴新金援十億弊案 檢偵辦假建交真詐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5 09:26:23  


  中評社香港5月5日電/巴新祕密外交醜聞案,台北地檢署查扣外交掮客吳思材的個人筆記型電腦與英文文件後,案情出現大轉變。據指出,檢方初步解讀電腦檔案發現,吳思材與金紀玖二人曾密集透過電子郵件聯繫,但卻極少提及巴新建交的工作進度,反而都是在談論利益差額款項的分配事宜;檢方從諸多跡象高度懷疑,全案極可能是一宗“假建交、真詐財”的外交世紀大騙局。 

  中國時報報道,雖然吳思材在記者會中大呼冤枉,認為自己才是“被害人”,但檢方根據他的電腦儲存資料,初步研判吳的角色並不單純,認為吳應是涉及詐欺的“共犯”,對於詐取“外交部”鉅額款項的過程有“參與”,對於贓款流向也應“知情”。檢方將儘速全盤解讀查扣的證物後,再傳喚吳思材深入調查。 

  消息來源透露,檢方查扣吳思材的電腦及英文文件,內容確有“外交部”在二零零六年八月與金紀玖、吳思材達成協議,委託兩人擔任中間人的相關資料檔案。 

  不過,檢方從吳的電子郵件資料中,發現吳與金紀玖之間的大量聯繫紀錄,顯示二人似乎對協助臺灣與巴新建交的興趣不大,反倒是,在二千九百八十萬元的處理部分洽商密切,例如,如何由聯名帳戶中提領鉅款?轉匯到何人帳戶?都曾有相當時日討論,而且吳、金二人還曾對該筆款項如何分配轉匯,發生意見相左而激辯的情形。 

  由此可見,吳、金二人在台巴建交失敗後,絲毫沒有無條件返還“外交部”該筆款項的意願,而吳思材對於款項的轉匯過程及流向,也顯然知情。 

  針對吳、金二人如何提領“外交部”該筆款項,是否全部都被金捲款落跑,抑或有部分流入吳的新加坡華僑銀行帳戶內,以及是否另有中間人的帳戶?檢方基於偵查不公開,及尚須鞏固證據為由,拒絕說明。不過,據了解,檢方已確實從電腦檔案中的資料,查出該筆鉅款轉匯流程及戶頭帳號。 

  至於檢方查扣吳思材的電腦和英文文件等證物,是否對案情的釐清和發展有所助益?以及吳提供檢方的差額分配表,有無名單?是否有高層收佣情事?檢方強調,待證據查證確實後,會對外界有個交待。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