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星洲日報:中日關係改善有助東盟一體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7 16:09:32  


  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6日)昨天到日本進行“暖春之旅”,這是時隔10年,繼江澤民之後中國國家主席再次訪問東京,受到日本各界及區域國家的高度重視。馬來西亞星洲日報6日社論說,透過胡錦濤此次訪問,預料中日首腦會設置定期互訪機制,彼此建立戰略性伙伴關係。

  可以預見,胡錦濤此次東京之行將促使中日關係進入全新階段,對區域國家特別是東盟是挑戰也是機運。在現階段整個國際大格局中,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性已經急遽提高;經濟戰略地位的躍升,帶動了政治戰略地位的日益重要,使得東盟成為未來亞太區域大格局的關鍵力量,其中中日在東南亞以至於整個亞太形勢的重大影響,早為區域國家所認定。東盟包括大馬身處此一格局,面對正在提升中的中日關係,自須以新的視野、新的認識加以重估。

  社論指出,就現實意義而言,去年杪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10+3)在新加坡發表聯合聲明,同意推動東亞共同體,這是對2006年東盟提出欲建立單一市場的回應;在這個單一市場概念下,馬、泰、菲、印、新、汶6個成員國預期在2015年落實東盟經濟共同體,而經濟發展略慢的越、寮、柬、緬隨後加入。這種彈性極大的經濟共同體模式,一方面有助於東盟保持經濟發展的動力,一方面也可藉此扶助弱勢的成員國步上發展軌道,逐漸讓東盟共同體從雛型拓展到預期的目標。但東盟經濟共同體理念迄今尚未獲得中、日較具體的回應,除了溫家寶總理去年提出合力推進自由貿易區的建議之外,日本似乎完全在狀況外。

  社論說,此次胡錦濤訪日可望簽署“第四公報”,其中加強中日亞洲地區的合作值得關注。日本之行對胡錦濤而言或許確是暖春之旅,但對民望跌至谷底的福田康夫政權來說,也許是櫻花凋謝前夕的掙扎;此刻日本政治宛如在無航海圖的海上漂流,國民對污濁的政治失去了信任感,政治核心彷彿失去了向心力,至於對政府有強大影響力的財經龍頭如經濟團體聯合會、農協等,也受到不景氣的衝擊,變成追求自身利益的經濟團體,因此日本政壇上,都是個別的特殊利益在橫行,加上右翼團體的氣焰高漲,對北京來說都是考驗。

  北京一方面儘量不涉及日本對過去侵略戰爭的反省與責任問題,避免引起日本國民反彈,一方面以可能代之的“正視歷史”的表述,不去追究日本當年侵華罪行,能否過得了中國民眾這一關令人關注。

  社論指出,中日關係加強之後,為落實共同體的目標,東盟各國有必要調整它們的政策,強化與中、日、韓的聯繫,確保東盟未來快速發展,並且成員國之間可趨向無障礙的交流。這方面難免涉及各國內部各領域的改革與開放,自我設限與封閉的政治導向,將無法融入共同體的體系,也無法讓其人民和國家受惠。特別是目前為東盟帶來最大困擾的緬甸民主及人權問題,東盟不能在談論經濟發展之餘,卻罔顧足以導致區域不穩定的政治因素繼續存在。中國向來對緬甸軍政府持較寬容態度,但日本卻已切斷對緬甸的經援,表達對後者持續壓制異議人士的抗議。

  中日確可聯手扮演促進東盟加速一體化的角色,但東盟本身必須克服重重的障礙和挑戰,它要成為一個在區域發揮影響力的經濟體,就須具備宏觀和適應時代的政策。


    相關專題: 胡錦濤主席訪問日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