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曾來台見過黃 巴紐官員:是台灣的人要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1 08:16:10  


  中評社香港5月11日電/由於正值巴布亞紐幾內亞國會休會期間,目前已經曝光,曾經前往台灣而被疑為涉及有關十億台幣建交款項遭侵吞案的三位巴紐人士,現在均不在首都莫瑞斯比港市。不過他們也先後在巴紐媒體就事件相詢之後,發表聲明撇清。 
目前曝光的三人分別是當時的貿工部長、現任國家計畫部長的保羅.田斯頓(Paul Tiensten)、前莫瑞斯比港市水力局執行長、現任國會廉政委員會主席提摩西.邦加(Timothy Bonga)以及法律顧問佛羅立安.古邦(Florian Gubon)。 

  否認來談建交 撇清未涉醜聞 

  中國時報報道,田斯頓承認他當時是以貿工部長及代理外交部長的身分前往台灣,但是去台灣的目的完全與雙方外交關係無關,純粹是要加強經貿。田斯頓指出,古邦的角色是擔任他們的法律專家,應該瞭解更多的細節。 

  邦加完全否認他知悉任何相關的醜聞,也不想知道所引起的風波。他說他去台灣的目的主要是瞭解水廠方面的事,以及如何改善莫瑞斯比港市下水道系統,“因為我當時既不是部長,也跟外交問題無涉,那時的媒體對我在台灣參觀水瓶工廠的事也有報導,所以一定是有些誤解(指涉及醜聞)在裡面。” 

  他說,“任何有關我可能從那時在進行的‘承認(指建交)基金’獲得個人好處的說法,都是不正確、錯誤的。”他也堅稱絕對沒有任何金錢付給了巴紐這一方,整個的事實是台灣方面的人要錢,“這就是為什麼錢會不見了。” 

  華人圈盛傳 邦加突然變有錢 

  不過,邦加的前任傑米.葛蘭特則指出,他不認為作為水力局執行長有任何必要到台灣去,但卻是一個最好的“白手套”角色,因為邦加的身分不敏感,卻有很重要的傳遞訊息功能。 

  現任的礦業部副部長阿洛帕拉也有類似的看法。 

  莫瑞斯比港市的華人圈子裡則傳出,邦加在參加去年選舉時好像“突然變得很有錢”。邦加於去年七月以獨立候選人身分參加選舉並贏得席位,之後又加入現任總理索馬雷所領導的“國家聯盟黨”。 

  一位在一九九九年曾經參與台灣、巴布亞紐幾內亞建交案的台商指出,當年台灣方面曾經要求巴方先簽具佣金收據,但事後卻跳票未給付佣金,“巴紐總理史凱特(已逝)及外長亞基見到我,都曾抱著我痛哭,大罵被台灣騙了。” 

  這位曾經陪著前述兩人在台北進行建交談判的人表示,當時在台灣簽字建交時確實沒有拿到錢,台灣方面的理由是無法領取足夠美金。當時他曾建議,“就算是拿台幣也好,絕對不能在沒拿到錢之下就簽約,但是他們(史凱特及亞基)沒聽我的話,就簽了。” 

  另一個也參與的人則說,亞基當時一個人在台北多留了幾天,應該是多少拿到了一些錢。 

  後來史凱特回巴紐面對不信任投票,地位並不是很篤定,台灣“外交部”則開出假定“邦交”可以繼續維持,就將給付一千萬美元佣金,萬一斷掉就減為四百萬美元的條件。 

  史凱特後來痛失荊州,不過仍然希望台灣履行四百萬的約定。台灣方面則要求先簽付收據,沒料到收據交出後台灣卻沒付錢,“我人格保證收據是從我手裡交給台灣方面的,我昨天聽到台灣媒體把巴紐形容為‘聲名狼藉’,實在很憤怒。” 

  他指出,“事後史凱特見到我,當場抱著我痛哭,大罵被台灣騙了。亞基也是一樣,他更尷尬,因為有人懷疑是被他吞了,其實我最清楚,根本就是台灣方面吞掉了。”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