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和平時期大規模兵力集結 十三萬大軍災區奮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5 21:08:32  


五月十五日,在成都開往綿陽的高速公路上,大批部隊官兵全力開赴重灾區搶險救灾。中新社
  正在北川中學廢墟上尋找女兒的王繼生(音),看到向自己走來的解放軍官兵時,幾乎暈倒。他趕忙向救援人員指明了傳來女兒微弱呼救聲的位置,特勤官兵使用專業設備排除障礙後,終于將包括他女兒在內的四名幸存學生成功救出。 “他們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救星啊”,劫後餘生的父女相擁而泣。 

  交通斷了,通信斷了,灾情不明,成爲這場罕見的大灾難發生後,橫亘在所有救援人員面前的困境。

  此刻,“最可愛的人”的綠色身影成爲所有灾區民衆最渴望看到的。

  地震發生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啓動應急預案。軍隊抗震救灾領導小組隨後在北京成立,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陳炳德爲組長,成員包括解放軍四總部和有關軍區、軍兵種及武警總部相關領導。 

  十三日上午十一時,一千餘名武警官兵徒步開進到地震重灾區川北縣城,幷立即展開救援。這是地震發生後,第一支趕到北川縣的救灾部隊。北川縣位于本次地震中心汶川縣北部,地震致使該縣城百分之八十的房屋倒塌,人員大量傷亡。

  十三日晚十一時十五分,武警某部二百名官兵二十小時後艱苦跋涉,急行軍九十公里,抵達震中汶川縣,這是汶川迎來的第一支救援部隊。

  十四日九時左右,武警水電三總隊一百多名官兵,經過二十六小時奮戰,打通了從馬爾康到理縣的道路,幷繼續搶修通向汶川的公路。

  十四日上午,首批直升機在汶川縣降落。 

  十四日十二時十五分左右,空軍空降兵十五人,在茂縣實施傘降成功,隨後傳回該處第一份灾情。 

  同時,一支支醫療分隊組建起來。解放軍總醫院、武警總醫院、第三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還有各種代號的野戰醫院,都迅速組織了手術隊、醫療隊、防疫隊,帶著醫療裝備和藥品,想盡辦法到達灾區救灾。源源不斷的人員和物資都在趕赴灾區的途中。

  現場也出現感人的一幕幕:爲了在救援的“黃金七十二小時”里,搶出更多受灾民衆,官兵們已經幾晝夜沒有合眼,喝幾口水繼續在廢墟中救人,困了就在幾個小馬扎拼成的“床”上躺會兒……

  被同伴從將要坍塌的教學樓廢墟上拉開的消防官兵戰士,竟然向戰友跪下:“求你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救一個!”旁觀者無不爲之動容……

  據統計,僅十三日一天,總參謀部就組織出動二十二架軍用運輸機,調用民用客機十二架,在惡劣氣候條件下不間斷飛行七十九架次。按計劃于十四日淩晨在洛陽機場集結的濟南軍區某機械化步兵師五千名官兵,在武漢、開封等地集結的空軍空降兵部隊六千四百二十名官兵及裝備,被成功空運到成都附近四個機場。當天,是解放軍軍史和中國航空史上單日出動飛機最多、飛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輸送行動日。

  中國各地公安機關共投入抗震救灾一綫警力五點二萬人,命令下達之快、調派警力之多、涉及城市之廣、隊伍集結開進之迅速,在公安曆史上尚屬首次。 

  今天, 灾區天氣轉好,已集結待命多時的中國空軍正開展大規模的救援工作。此前兩天,空軍已出動三十二架各型運輸機,飛行一百一十三架次,緊急空運六千八百零六人、救灾物資和藥品近八十噸到達灾區一綫,創造了空軍曆史上動用飛機最多、飛行强度最大、在空時間最長等多項非軍事作戰紀錄。 

  十三萬大軍奮戰在地震前綫,中國軍隊在和平時期又一次大規模兵力集結爲人民而行動。(來源:中新社)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7.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