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異象”預測地震到底可靠不可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6 09:36:18  


臨沂網友5月10號拍攝的地震云。
  地震發生之後,事先發生的很多異象似乎都預示了這場災難的來臨;但在災難發生之前,這些具有“僅供參考”價值的現象,並不能成爲地震將要來臨的可靠證據。

  汶川大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于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

  75年前,正是在這里,四川省西部的羌族聚居區——茂縣叠溪發生了7.5級地震,而32年前的1976年8月16日和隨後的23日,四川松潘和平武——這條距離汶川不到160公里的狹長地帶,先後經曆了兩次7.2級强震,直至震區的元寶山生生裂開。

  6年前就有征兆?

  這些年,它平靜得讓人生疑

  早在2001年,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員陳學忠就曾著文論述《四川地區7級以上地震危險性分析》,正如李四光在1967年就對唐山大地震作過早期預報一樣。

  “四川處于中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强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青藏高原地震區。這里發生的7級以上强震數,居全國之首。”陳學忠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但這些年,它平靜得讓人生疑。“兩個世紀以來,四川地區强震發生的時間間隔平均爲16年,最長34年,最短3年,但從1976年以後就沒有七級以上的地震了,這遠遠超出平均時間間隔。”陳學忠說。

  2001年11月,四川外圍地帶——青海與新疆交界的昆侖山口西發生的8.1級大地震讓陳學忠提高了警覺——據他的統計分析,自1900年來,四川地區發生了7次7級以上地震,每次地震之前的1到3年,中國大陸其他地區都發生過7.7級以上的大地震。

  他由此得出結論:“從2003年起就應該警惕四川地區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可能!”

  雖然陳學忠在6年前就預測要發生的這場災難,然而它的到來,仍然讓他感到防不勝防。

  對許多自然災害如洪水或暴風雨,最好的對策是找出這類事件發生的統計概率。地震學家采用同樣的方法,向公衆發布破壞性地震可能發生的概率。

  但是這種簡單的概率計算遇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處于某一特定構造帶的地震並非嚴格地遵循以往規律發生,地震有時是成組發生,有時會出現平靜和空區。

  “統計的東西有誤差,在生活中,僅是一種經驗論,”陳學忠說,“它沒辦法告訴你,到底是哪月哪天發生。”

  地震學界認爲,地震統計法只是現階段對地震預測的三種常規方法之一,另外兩種是地震地質法(監測地質應力變化)和地震前兆法(監測大地震前震、地磁異常等等)。三者需要相互結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但這一次,似乎沒有人明確判斷出地震的前兆。據地震前兆監測者——西南地區一位防震减災局局長稱,他也是直到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辦公樓搖搖晃晃的那一瞬間,才意識到這場地震來臨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