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心系汶川:山高水長隔不斷僑胞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7 10:34:52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5月12日,這是一個讓所有海外華僑華人揪心的日子。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7.8級強烈地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其財產損失至今無法估計。遠隔萬裏,海外華僑華人心系災區,他們在第一時間緊急行動起來,踴躍捐款捐物,幫助同胞渡過難關。

  血濃於水 真情永在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一聽到四川地震的消息,我就往家裏打電話,但那時候手機是無論如何也打不通。”美國南加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主席周德昭急壞了,他80多歲的老母親及哥哥姐姐現在都在成都居住。由於汶川大地震,成都的通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心急火燎的他試遍了家裏所有的座機,打了好久方才打通,好在家人都安全。

  “這次受災的很多地方我都去過,太慘了。”周德昭說,現在家鄉有難,他一定要率先帶頭捐款。“我捐3000美元出來,我們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下面有29個團體,已經有很多人給我打電話要捐款了。明天晚上我們還有一次專門的捐款捐物儀式。”周德昭說,在號召大家捐款的同時,也接受大家捐贈藥品等必需品,相信很快就能運回國內。“我們心系祖國,家鄉有難,我們一定會幫助的。”

  5月13日下午,愛國華商陳江和積極捐贈100萬元人民幣,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工作。陳江和在捐贈函中說:“驚聞震災發生,故土蒙難,海外華人,憂心如焚。今寄百萬款項救災,雖杯水車薪,不足解懸濟困,然集腋成裘,亦可顯中華兒女之桑梓情懷。”

  華盛頓地區中華會館主席雷超倫說,作為華夏子孫,“血濃於水的感情不會改變”。美國南加州華僑華人聯合總會會長程遠說:“救災如救火,我們華僑華人早一點行動,災區群眾就能早一點得到幫助,早一點脫離困境。我們南加州華僑華人一定會以自己的愛心向同胞伸出援助之手。”

  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會長葉嘯表示,今年的中國南方雪災,大馬華社義不容辭,積極籌款。這是大馬華人的傳統。今次仍不例外,為中國受災民眾提供幫助。

  四川汶川地震當天,眾多海外華文媒體在第一時間進行報導,將災區情況傳遞給全球各地的華僑華人,同時也將全球華人的心連在一起。

  地震發生時,正值美國當地時間淩晨,北美數家華文媒體迅速將地震消息換在當天報紙的頭版頭條,反應非常迅速。5月13日,大馬華文報紙《星洲日報》、《光華日報》、《中國報》、《南洋商報》也都打破常規,大篇幅、多角度予以報導。

  法國華文媒體《歐洲時報》5月14日發表題為《總是同胞愛骨肉情》的社論。社論說,面對中國四川的重大地震天災,在這個時候,災區的人民不但需要精神上的支援,同樣需要物質上的援助。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此時盡一份力,災區人民就減少一份痛苦。這種深深的同胞愛和骨肉情,不管山高水遠,不管天長地久,是永遠不變的。

  不要小看一己之力

  “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的小朋友們:

  我們剛剛得到汶川縣發生強烈地震的消息。剛才,我們看到了地震帶來的巨大破壞,那麼多的建築被毀,那麼多的人們受傷,我們覺得非常難過……

  多麼希望我們可以加入到救援的隊伍中,去解救那些災難中的小朋友們。只是,我們現在身處千里之外的美國,不知道怎樣才能幫助汶川災區的小朋友……

  終於,我們想到了一個辦法:把自己存錢罐裏平時積攢下來的零用錢捐獻給受災嚴重的小學。讓爸爸將這些錢交給中國紅十字會,災區的小朋友們一定需要教室、課桌、黑板、書本以及教學的設備……

  我們希望,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的孩子都能參與到向災區小朋友捐助的行列中來。一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如果千百萬人齊心合力,一切就會有很大的不同了!”

  這是美國年僅9歲的雙胞胎徐平和徐斌寫給災區小朋友的信。在災難面前,除了純潔無瑕的關懷,他們“齊心協力”的呼籲更讓我們擁有了雙倍的感動。

  馬來西亞《中國報》5月14日發表題為《捐助地震災黎表關愛》的評論文章說,我們能夠做的是除了哀悼之外,就是伸出援助之手,不要小看一己力量,當所有人都點燃手中燭光時,世界將揮別黑暗,邁向光明。

  加拿大《環球華報》刊發評論文章稱,面對地震,“在災難發生的第一時間,我們每一個普通中國人,應該也可以做點什麼,做一些很普通但有效的事情”。比如捐款、取消入川旅程、隨時準備去做志願者等。“遠離災區的人,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維持正常生活。該上班上班,該掙錢掙錢”,“中國正常運轉,本身就是對災難的蔑視,而正常運轉需要每個人的努力。”

  尤其讓人感動的是,有些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平常生活並不容易,掙點錢並不輕鬆,但是他們還是伸出了援手。一位剛剛從中國到捷克打工的青年,由於還未領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就向朋友借了500克朗(約合200元人民幣),捐給了災區。他說,捐的錢雖然很少,但表明了一片心意,我雖然暫時離開了祖國,但心永遠與祖國聯繫在一起。

  張治中將軍之女張素久是做出反應最快的美國僑領之一。對四川和重慶有著特殊感情的她看到四川地震的消息後,就不斷地給當地的一些老同學打電話,而在北京時間5月13日晨,張素久已經籌畫好了一台募捐文藝演出晚會。

  “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節目和人選都已經定下來了。”張素久說,等募捐結束後,會把捐款一併交給中國駐美國洛杉磯總領館發回國內。

  責無旁貸 共赴時艱

  面對災情,各國華僑華人和僑團組織紛紛發出倡議,號召大家緊急行動,捐款賑災。

  美國《僑報》5月13日刊發社論文章指出,“目前,當務之急是救災。中國正全力以赴,國際社會也伸出援手。美國華人對中國所發生的特大災難感同身受,援助同胞責無旁貸。從華盛頓、紐約,到洛杉磯、三藩市,一場場募捐活動正在展開。我們呼籲,海外華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最終戰勝天災,伸出自己的熱情雙手,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阿根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秘書長羅超西聽說地震消息後,第一時間向僑界發出緊急呼籲:“祖國在受災,我們豈能置之度外?”

  在日本,數個華僑華人團體集體發出了對中國四川大地震緊急捐款的呼籲書。“我們作為在中國生、在中國長的老知青和在日華僑華人,對中國國內發生的災難不能不聞不問,也不能坐視不管,要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渡過難關盡力。同時我們以一個海外華人的身份呼籲全世界的海外華人都能行動起來,為災區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捐款是心系災區最直接的表達方式。

  5月13日,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等華人社團積極行動起來,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當晚的捐款總額就超過100萬元人民幣。

  災區的情況牽動著全美華人的心。紐約、西雅圖、三藩市的華僑華人立即展開賑災行動,紐約華社一天就已籌得近7萬美元。三藩市的武術界華人計畫義演來為災區籌集善款。

  在英國,當地華僑華人一聽到地震的消息,立刻積極籌畫捐助,已有首筆捐款送至中國駐英使館。

  截至5月12日晚,義大利羅馬華僑華人聯合總會募捐到救災資金8000多歐元。威尼斯華僑華人聯合總會也組織募捐活動,為災區人民籌集捐款5000多歐元。

  僅5月13日一天,法國主要華僑華人團體就籌集賑災款超過300萬元人民幣。5月14日早上起,不少華僑華人和留學生紛紛來到中國銀行巴黎十三區分行,或向中國紅十字會等匯寄善款,或瞭解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的途徑。

  捷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青田同鄉會等社團負責人5月13日來到中國駐捷克大使館,向災區捐款近20萬元人民幣。
 
  在澳大利亞、在俄羅斯、在馬來西亞、在巴西、在泰國……可以說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為災區捐助的款項飛向中國四川。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7.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