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晚報:民進黨選黨主席 有分裂之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8 15:23:46  


  中評社香港5月18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民進黨新任黨主席今天選出,民進黨是否因而路線分歧,進而有分裂之隱憂,今天以後,難題與挑戰才開始。

  社論說,國民黨在2000年敗選失去政權後,李登輝交出黨主席,連戰接班;甚至,李登輝還退出國民黨,主導了台聯的成立,成為台聯精神領袖。而宋楚瑜則成立親民黨,瓜分了國民黨相當大的地盤。國民黨經此衝擊,一直要到2004年大選前,連宋合作參選,才算穩住鬆動的腳步,不過也要熬到馬英九擔任黨主席,並投入2008大選,接連贏得“立委”、“總統”兩次勝選後,國民黨才真正走出陰霾,重回執政黨地位。

  簡述過去八年國民黨的敗選、分裂歷史,可以對照出民進黨當前困境。八年來,民進黨從昔日多元、喧囂的內部民主政黨,被陳水扁一手操弄成眾聲瘖啞、一人獨大局面,完全掌控了民進黨的發言台,終導致2005年以後,連續輸掉縣市長、“立委”、“總統”大選,一敗塗地。而迄今仍因巴紐的外交掮客案,政黨形象每下愈況,看不到停損點。這困境,能否因新任黨主席出爐,稍稍有“沖喜效應”?關鍵仍在新主席能否帶給民進黨新視野!

  社論說,黨主席一路競爭以來,蔡英文與辜寬敏的對決,不僅是兩個世代、男女性別的差異,更是民進黨在開放路線與繼續極端主義之間的抉擇。蔡英文自“陸委會主委”任內,即樹立她在兩岸政策上的強硬形象,因此,辜蔡兩人根本不存在“誰不愛台灣”的爭議。然而,辜蔡兩人背後的支持系統,卻確實存在誰比較“理性而務實”的差別。這種務實與否的差別,進一步會連帶影響民進黨的政黨形象與黨內文化。換言之,是走回還是走出極端主義思維,將決定民進黨未來的發展機會!

  社論指出,選前被看好的蔡英文,在兩岸論述與台灣論述上,凸顯的其實是民進黨八年來一直被壓抑的“另一種聲音”,亦即,即使走台灣優先路線,也不該是死硬派,更不該淪為貪腐、弄權者的“權力遮羞布”。這次黨主席選舉結果,是否造成民進黨的分裂,還很難講;但新的領航者將決定民進黨未來可能走上極端主義或務實主義路線,差別實在很大!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