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鄭永年:中國民族精神再現於危急時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21 13:12:41  


  中評社香港5月21電/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登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鄭永年的評論文章說,四川大地震再次使中國成爲世界關注的焦點。世界在關切中國,中國在感動整個世界。感動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國人在面臨災難時所顯現的民族精神,是賑災過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寫下的一個個有關人的故事。這些故事正在形成一個大寫的“人”字。正是這個“人”字,體現出中華民族的精神核心。

  文章指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其他任何事物能够像對人的關懷那樣體現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
  
  正是因爲對人的價值的重視,中國政府對地震做出了最快速的反應。最高决策機構政治局常委兩次召開專門會議討論救災工作。總理溫家寶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親自坐鎮指揮。

  在今年年初的雪災期間,人們還在抱怨方方面面的動員和協調能力。然而,這次從中央各部委到人民解放軍到各級地方政府,各方面都把他們的動員和協調能力表現得淋漓盡致。

  文章認為,這種急速的進步當然和中央最高領導層的高度重視有關,但更爲重要的是各方面認識到了人的重要性。如果各方面的目標只有一個,即救人,那麽他們間的合作和協調也就容易達成了。

  中國的社會力量也在自發地動員著。很多企業和社會名人尤其是演藝界人士在第一時間裡紛紛捐款。社會有個基本共識,那就是,關懷人和生命是所有人的責任和義務。

  文章又指出,中國的媒體進步更令人驚訝。剛剛過去不久的西藏事件使中國蒙冤不少,這裡當然有西方媒體的價值觀和偏見的原因,但中國媒體本身的不開放和透明度的缺失,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但自這次地震發生以來,中國媒體向世界呈現了其不同的面貌,中國完全變成了透明的。從前,很多人尤其是海外華人要從西方媒體獲取最新信息。但這次,人們則可以從中國的媒體中獲取消息了。西方主要媒體盡管也有他們自己的媒體人在現場,但主要新聞來源則是通過中國媒體。西方媒體第一次驚嘆中國媒體的開放性。

  最令人驚訝的是西方媒體的變化。在西方媒體眼裡,中國似乎變成了全然不同的國度。前不久,西方媒體還連篇累牘報道西藏事件、奧運火炬抗議活動等等,似乎要把中國妖魔化。但這次來了一個大轉彎,大量正面報道四川地震和中國政府賑災進展。

  盡管也有批評的地方,但積極肯定的報道佔了多數,其中更不乏同情之心。一些人對西方媒體的這種轉變似乎難以理解。但其實原因幷不複雜。因爲西方媒體也是用人的價值和生命來衡量中國各方面的行爲。

  文章說,四川地震使得中國民族精神重新展現。在被商業大潮衝擊了數十年之後,中國人再次感覺到了生命之脆弱和人的價值之重要。全球在關注中國,國際社會得到一個新的機會重新審視中國,審視中國的制度,審視中國人的精神。

  毫無疑問,對人的價值的認識和對人的重視是人類歷史進步的最大動力。同時,這也說明了中國今後進步的方向,那就是各種改革要體現人本主義精神,體現對人的終極關懷。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